关键词:
文旅融合
红色旅游
公共服务
游客满意度
摘要:
红色旅游作为我国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服务发展即是衡量文化和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又是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旅游就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红色旅游公共服务的逐步完善也让游客的游览体验上升到了新的台阶。2018年,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文旅融合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红色旅游自身存在突出的文化属性,使得其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旅游公共服务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既能够带动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又可以满足游客心理预期,增强其深度游和重游意愿。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出台有关文旅融合视角下红色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指导方针,且现阶段相关研究较少,并存在整体性与针对性较弱的问题。由于红色旅游与普通旅游在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旅游目的等多方面均不尽相同,更应有针对性的对其公共服务现状及提升对策进行研究。同时,考虑到旅游公共服务的主要受众群体为游客,从游客满意度入手的研究更有助于实现游客需求的定点满足、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有助于红色旅游文旅融合的实现。论文从文旅融合视角下红色旅游公共服务游客满意度评价出发,结合理论和实际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已有研究和相关文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与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理论,结合红色旅游公共服务自身的要素与其需要满足的游客需求,从文旅融合的视角对重庆“红岩”联线景区公共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随后,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政府文件,并经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优化得到合理的、系统的文旅融合视角下红色旅游公共服务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文旅融合视角下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普适性范式。最终以重庆“红岩”联线景区为例,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获取游客的真实信息、数据,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IPA分析模型、TOPSIS判断方法,得到了重庆“红岩”联线景区的红色旅游公共服务游客满意度情况及提升优先序,为文旅融合视角下其公共服务的提升提供了建议。通过研究得出,景区周边道路通畅度、公共交通接驳、纪念品文化特点、基础安全设施、交通导览标识、餐饮价格、卫生条件及服务质量是最应受到关注并得到提升的六项公共服务。相关部门应当有针对性的对上述公共服务进行优化提升,高质量推荐红色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论文完善了文旅融合视角下红色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体系,拓展了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边界,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对红色旅游公共服务的认知、帮助其高质量推动红色旅游公共服务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