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旅游语言景观
古镇旅游
场景化
上海朱家角古镇
摘要:
在消费文化兴起这一大背景下,文化和艺术成为新兴消费品,成为大众青睐对象。大众旅游消费也开始向体验性、文化性方向转变,更加关注旅游带来的感觉愉悦和精神快感,是对高质量旅游体验的渴求。旅游语言景观是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载体和最直接的文化表达,是旅游者进行视觉消费的首要符号资源,别具特色的旅游语言景观不仅承载着目的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为初到的游客提供新鲜感和真实感,从而塑造着游客体验。古镇,作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场所,对其旅游语言景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朱家角古镇作为上海历史名镇之首,将其作为旅游语言景观研究实践对象,对同类型古镇的发展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对古镇旅游语言景观研究中,本文引入场景理论,在对古镇旅游语言景观场景要素构成、维度构建、影响因素及场景化发展路径等分析的基础上,将古镇旅游语言景观研究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物理维度”、“文化维度”和“体验维度”,进而对语言景观的本体、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旅游者对语言景观的感知展开具体分析。首先,“物理维度”下古镇旅游语言景观研究针对语言景观本体,即旅游语言景观所直接呈现或表达的内容,包括语码种类及语码组合、语码标牌类型及语码取向、字刻样式及标牌置放和信息表达。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朱家角古镇旅游语言景观包括四种语码和七种语码组合方式,展现了其较高的语言服务能力,能够满足众多国家旅游者汲取信息的需求;在语码标牌类型上,由商铺招牌构成的私人语言景观占比较大,体现了该区域繁荣的商业业态;在字刻样式及标牌置放上,字刻多采用楷书、行书、隶书等古代传统字体,颜色以金黄色为主且多依托于木质材料,既增加了标识标牌的美感,又与古镇文化氛围遥相呼应,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古镇中标牌的置放以去语境化置放和场景化置放为主;在信息表达上,主要是将旅游语言景观的信息功能细化为指示功能、行为调节、互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展开具体研究。其次,“文化维度”下的旅游语言景观研究以象征功能为基础,分析其背后暗藏的语言权势、身份地位和语言意识形态、古镇形象与定位三个方面。在语言权势上,中文拥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充分表现了对国家通用文字地位的尊崇;在社会地位与认同上,古镇内的店铺标牌区分度不是很高,除个别高档茶楼,由于其服务附加值较高,因而对于旅游者的消费水平或者说身份地位有所区分;在古镇形象与定位上,建筑、河埠、茶馆、石桥楼阁等景观时刻展现着“江南水乡古镇”的古朴风貌,渲染古镇文化氛围,增强游客体验。接着,“体验维度”下的旅游语言景观主要是分析旅游者对语言景观的感知,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照片样本进行节点编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对古镇内的建筑、水域和特色交通等景观感知度最高也最为明显,而对艺术作品、生活场景以及一些楹联匾额题字的感知度较低。说明在朱家角古镇中特色建筑是其最突出也是最主要的景观文化,小桥流水人、粉墙瓦黛、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给初来的旅游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并留下深刻印象,也充分展现了朱家角古镇作为江南水乡的魅力。最后,本文针对以上研究结果,从各个维度出发提出古镇旅游语言景观场景化相关优化建议。“物理维度”下的旅游语言景观发展应提高多语语言景观的覆盖率,拓宽表达维度;“文化维度”下的旅游语言景观发展要夯实当地居民及旅游者对语言景观的文化认同,丰富语言景观的内涵;“体验维度”下的旅游语言景观力争以特色景观助推文化体验氛围,提升旅游者的体验。三个维度共同作用,积极改善古镇旅游语言景观发展现状,最终实现古镇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