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化学发光
光二极管
化学需氧量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
铜(Ⅱ)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
苯二酚异构体
苯酚
摘要:
化学发光法由于无需外加光源,避免了因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引起的背景噪音,
因此灵敏度高,而且还具有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容易实现自动化
等诸多优点,基于其以上优点,本文初步结合手动注射-化学发光、流动注射-化学发
光与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等联用技术,应用于环境分析研究,扩大了化学发光法在环
境分析中的应用范围,主要内容如下:
(1)根据 Luminol-H2O2-Cr(Ⅲ)体系在碱性条件下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的原理,用
光电二极管做检测器测定环境样品中的 Cr(Ⅲ)。本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
检测装置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其检测限为 5.0×10-8g/ml,线性范围为 5.0×
10-8g/ml~5.0×10-4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5.0%。在实际样品的分析中,取得了令人
满意的结果。
(2)根据重铬酸钾消解废水后其最终还原产物 Cr3+浓度与 COD 值成正比关系,
以及在碱性条件下,Luminol-H2O2-Cr3+体系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的原理,提出了一种
用光电二极管做检测器测定水体的化学需氧量的新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 2.1-600
mg/L,r=0.9987;检出限为 2.1mg/L;回收率在 100±10%范围内;RSD≤5%(n=6)。用
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本方法用于 COD 的测定,具有装置的结构简单、价格
便宜、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适用于多种废水 COD 的测定等优点。如
果将本方法与微波消解以及流动注射方法联用,将为开发一种快速、准确而又结构简
单的 COD 自动在线监测仪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
(3)基于 4-(2-呲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在碱性条件下催化铁氰化钾-鲁米诺
体系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的原理,对影响 PAR 发光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得出该体
系下,PAR 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7%,线性范围为 1.0×10-5 mol/L~1.0×10-7 mol/L;
检测限为 5.7×10-8mol/L。利用 PAR 对许多金属离子的络合性,得出测定某些金属离
子的检测限,这样一方面建立了测定 PAR 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另一方面为色谱或毛细
管电泳等分离技术在金属离子的分析方面展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前景。
(4)基于铁氰化钾在存放过程中微弱水解成氰化钾,以及 Cu2+在 CN-存在下,与
鲁米诺相偶合反应形成 Cu(CN)2 络合物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痕
-
量铜的化学发光方法,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 ;线性范围为1.0×10-7 mol/L-5.0 ×
10-9 mol/L,r=0.9904;检测限(S/N=3)为 8.0×10-10 mol/L,该灵敏度与用 KCN-Luminol
体系测定铜相当。但众所周知,KCN 有剧毒,不易获得,本方法利用 K3[Fe(CN)]6代
I
替 KCN,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由于 KCN 引起的毒性,另一方面 K3[Fe(CN)]6较 KCN 更
易获得。并成功地实现了对环境样品中痕量铜的定量分析。
(5)基于碱性条件下,酚类物质淬灭铁氰化钾-鲁米诺体系发光的原理,利用毛
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技术分离并测定了三种苯二酚异构体及苯酚,探讨了其最佳发光
实验条件及最佳分离条件,得出在该条件下,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及苯酚
的质量检测限分别为:16.36amol、187.59amol、60.96amol 及 1822.5amol; 浓度检测限
分别为:3.2×10-8, 8.6×10-8, 3.9×10-7 及 4.5×10-6mol/L。其中对对苯二酚与邻苯二酚的检
测灵敏度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相当。而且该化学发光系统的最大优点是不必
担心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