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古代汉语
慕课课程建设
摘要:
自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以来,线上教学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领域,受疫情影响,许多留学生无法到中国或者回中国参与线下学习,线上教学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而如何开展有效的线上教学则至关重要。
《古代汉语》是汉语专业本科留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在江西某高校亲身参与了一学期的《古代汉语》“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教学,发现混合模式教学虽然能够解决身处国外的留学生的上课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与线上的留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学生也会因为网络卡顿或时差等问题,不能参与直播课。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留学生《古代汉语》的慕课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践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对留学生《古代汉语》慕课的建设展开研究。本研究一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择要概述。第二部分分析线上慕课课程在疫情时代背景下以及后续实现资源共享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中文联盟”平台以及“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基本概况。通过对平台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MOOC”平台较为成熟,可以较好地实现课堂互动,课后交流等工作。第三部分主要讨论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程的必要性,在教学目的方面,本文认为开设《古代汉语》课程,一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现代汉语,二是有助于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围绕这两个教学目的我们分析了常用教材的优缺点,确定了符合《古代汉语》慕课使用的教学内容。第四部分,我们对慕课的讲授环节和互动环节做出讨论。在互动环节我们提出了互动直播课、课程论坛与班级联络群三种互动模式,以期完善线上课程互动不足的弱点。第五部分为测试环节。测试环节主要包括课前测试、课后测试与结课测试三个部分。我们对每一部分的习题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第六部分,笔者将课程进行了小规模的示范教学,对反馈情况进行总结,以期在课程投入运用之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规模试课我们发现,慕课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较好地解决混合模式教学中互动不足的情况,但由于课时有限,也存在语法点不够系统等问题。
本文对《古代汉语》慕课建设的讨论,可以帮助因疫情无法回中国的外国汉语学习者顺利参与课程学习,对国际汉语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