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代汉语
两汉辞赋
颜色词义
语用分析
摘要:
语言作为民族特征之一,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因素对它的形式及其意义的影响。颜色词也不例外。从色彩学上讲,颜色展现在人类各民族前的面貌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认知能力等因素的不同,使得人们对颜色概念的表达形式、颜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都不尽相同。同时语言是不断发展演变的,颜色词在同一民族不同时代的表达形式也不尽相同。毫无疑问,颜色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与人们社会生活诸方面因素都有着深刻联系。因此,研究颜色词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必要的。它能促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颜色词的内涵和运用,加深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认识。世界上瑰丽斑斓的色彩反应到语言中来,形成了丰富的颜色词。它们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形象生动、意蕴多变的艺术魅力。要真正领悟文学作品中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需准确把握作品中颜色词的语义语用特点。我们选取汉赋这一特定时代的语言形式作为汉语颜色词研究对象是因为汉赋是汉语古典韵文的一部分。文学发展史上,两汉辞赋的繁荣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形成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前人对汉赋语言研究极其匮乏。不容忽视的是,汉赋的语言是丰富且华美的,主要表现在赋家用最鲜美的语词,随类赋彩。状物叙事的特点是前代《诗经》、《楚辞》所不可相比的。汉赋中的颜色词不是单一孤立地描绘色彩,而是将不同事物的奇丽色彩有机地结合在一个画面上,错综赋色,相映生辉。这对研究汉语颜色词是极为宝贵的材料。\n 本文以《全汉赋》收录的319篇赋作约十二万余字的封闭语库作为语料,以汉赋中出现的所有48个颜色词为基本线索进行研究。本文将颜色词分为语义颜色词和语用颜色词两大类,按其颜色属性将其分别归入“朱”、“白”、“青”、“玄”、“黄”万个颜色词群逐一分析、归纳、总结颜色词的句法功能、组合规律和对仗特色。接着分析了每一个颜色词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颜色词的语义。主要从规约义、转喻义、隐喻义和哲学文化义四方面进行描绘,并根据每一分项的出现频率,对颜色词的语义显著度、搭配广义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探讨分析了语义颜色词和语用颜色词的语用效应、颜色词所反映的色彩文化等。本文认为;颜色词在使用上应该划分为表颜色义项和表非颜色义项,两者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语义所指、语用特点都有较大区别。表颜色义项在具体使用时,其语义体现为颜色词的规约义,在单独使用过程中往往作谓语:与其他名词组合后,往往作为颜色修饰性成分修饰名词。表非颜色义项在具体使用时,其语义已发生转变,多体现为颜色词的转喻义、隐喻义和哲学文化义。颜色词的规约义是颜色词在使用过程中最常选用的约定俗成义项,并且通过赋予和外溢两大手段来实现。颜色词在显著度、广义度的特征依据颜色词不同体现出较大差异,并且由此推导出基本颜色词的普遍性特征。颜色词在汉赋这一特定的文学语言形式中的运用,还表现出与古典文学体裁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一系列语用特点。如语义颜色词的选择、语用颜色词的应用以及通过颜色传达的文化含义等。本文认为,汉语古典韵文文体颜色词研究,离不开相关文学创作、审美情趣、社会文化和特定心理认知特点等因素。希望通过对《全汉赋》颜色词使用情况的细致描写分析和研究,为今后颜色词研究、汉语词汇语义语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