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教学课程资源库 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

介绍: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主题:中国现代文学
文献总量:8462 期刊文献:7145 学位论文:419 图书:898
8人关注课程
关注

限定内容

核心刊收录

  • 2571 北大核心期刊
  • 2569 CSSCI来源期刊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029 篇 文学
    • 5,70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18 篇 新闻传播学
    • 120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909 篇 历史学
    • 881 篇 中国史
    • 94 篇 考古学
  • 783 篇 教育学
    • 766 篇 教育学
  • 451 篇 法学
    • 342 篇 社会学
    • 6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6 篇 政治学
    • 21 篇 民族学
    • 15 篇 法学
  • 113 篇 艺术学
    • 76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24 篇 美术学
  • 112 篇 管理学
    • 47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38 篇 公共管理
    • 1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工商管理
  • 67 篇 哲学
    • 66 篇 哲学
  • 48 篇 工学
    • 12 篇 建筑学
  • 34 篇 经济学
    • 30 篇 应用经济学
  • 17 篇 理学
  • 7 篇 医学
  • 5 篇 农学

主题

  • 3,962 篇 中国现代文学
  • 773 篇 现代文学
  • 533 篇 中国
  • 528 篇 中国现代文学史
  • 308 篇 文学史
  • 305 篇 中国文学
  • 290 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270 篇 文学
  • 222 篇 鲁迅
  • 208 篇 现代性
  • 193 篇 文学研究
  • 186 篇 中国现代文学馆
  • 155 篇 现代文学史
  • 146 篇 郭沫若
  • 136 篇 文学创作
  • 129 篇 新文学
  • 122 篇 现代
  • 116 篇 作家
  • 105 篇 现实主义
  • 97 篇 文学批评

机构

  • 13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28 篇 南京大学
  • 127 篇 北京大学
  • 114 篇 武汉大学
  • 104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101 篇 四川大学
  • 89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85 篇 苏州大学
  • 79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3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71 篇 复旦大学
  • 67 篇 青岛大学
  • 65 篇 山东大学
  • 6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60 篇 河南大学
  • 52 篇 西南大学
  • 52 篇 暨南大学
  • 50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49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47 篇 中山大学

作者

  • 60 篇 李怡
  • 58 篇 钱理群
  • 52 篇 李平
  • 43 篇 刘勇
  • 37 篇 季进
  • 36 篇 高玉
  • 35 篇 金宏宇
  • 35 篇 黄修己
  • 35 篇 朱寿桐
  • 34 篇 王本朝
  • 33 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30 篇 王泽龙
  • 30 篇 严家炎
  • 29 篇 朱德发
  • 29 篇 宋剑华
  • 28 篇 王富仁
  • 28 篇 温儒敏
  • 27 篇 秦弓
  • 26 篇 袁国兴
  • 26 篇 朱晓进

语言

  • 8,452 篇 中文
  • 23 篇 英文
  • 3 篇 日文

文献订阅

“现代中国文学传统”的探索历程
吴晓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 
来源 详细信息
“弃医从文”背后的“文学自觉”——兼及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问题
汪卫东 
苏州大学文学院 
来源 详细信息
“文学史视野中的中国现代经典作家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理事会会议”召开
来源 详细信息
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现实意义——以《狂人日记》为例
何婷 梁恺童 彭晶星 冯芷岸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常德415006
来源 详细信息
再论《在医院中》——中国现代文学核心感觉的扭转及《讲话》的针对性
何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来源 详细信息
文献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第三路径——读石祥《鲁迅辑校古籍考》
何旻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048
来源 中文科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 详细信息
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建筑之喻
刘长华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湖南长沙410082
来源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 详细信息
《寒夜》与1940年代后期中国的悲悼文学
邵宁宁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 
来源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 详细信息
不教儿曹作陋儒——红色秘密交通员茅盾的革命家风
赵玉龙 
不详 
来源 详细信息
论《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马华文学视野
万彤彤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徐州221000
来源 详细信息
共500页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