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乱伦描写
禁忌
中国现代文学
性爱
摘要:
现代文学史上的乱伦叙事具有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社会背景下,乱伦叙事又具有特定的时代所赋予它的涵义。通过对现代文学中的乱伦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对现代文学进行解读。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文学史上众多乱伦叙事作品的研究与探析,对乱伦这一主题进行相对系统的探究,从另一种视角对现代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与分析,希望能从新的角度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代文学中的乱伦文本展开论述:
一:从神话时代的蒙昧文学,乱伦就是人类关注的对象之一,中国现代作家们依然对这一意味深长的主题进行自己的思索与发现,这一主题千百年的传承显示了它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性。本文还对中国现代文学中乱伦文本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乱伦文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是运用一些国外的理论对文本中的乱伦描写展开论述,精神分析学和原型批评理论的运用,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乱伦文本探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乱伦描写往往与性爱解放和个性解放的主题相关,尤其是“五四”时期,在新道德观念影响下掀起个性自由与人性解放的潮流,从而使性爱解放成为作家们青睐的题材之一,乱伦描写也被作家们大胆的书写,以显示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彻底性与革命性。这一时期的乱伦描写体现了个人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对封建性爱道德观的颠覆。“五四”时期对性爱的大胆书写,对变态性行为的表现,都是为了彻底决绝地反抗封建礼教的压抑对人性的摧残。作家通过乱伦描写表现人的正常欲望,表现了乱伦者对灵肉一致的情爱的向往与执着。
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乱伦描写对人性丑恶本质有突出的表现。个体对本能欲望的追求是人性中合理的因素,但是乱伦者选择的方式是错误的,乱伦行为站在社会道德的对立面,必然遭受到社会的反对。在环境的压抑下,个体的人格发生分裂,扭曲,甚至变态,进而在性取向上变态发泄,乱伦情欲是乱伦者人格的变态与扭曲的表现形式之一。人性中本身存在着恶的因素,恶的因素与非理性使个体在某些状态下做出毁灭性的行为,乱伦者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不理智的发泄。
四: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呈现出多元的特征,乱伦表现了人的非理性的情欲对其行为的支配性作用。人的思想中存在非理性的冲动,对于自己的情欲难以控制,即使是最让人诟病的乱伦行为,也难以自已。在这种情欲的冲动与文明的矛盾中,彰显出悲剧美,给人以艺术感染力。个体在乱伦情欲中遭遇道德与情感的冲突,这种冲突困扰着现代人的心灵,使他们在矛盾中迈向文明的发展之路。
五: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指出乱伦是人类的本能欲望之一,是人类不能摆脱的性心理。原型批评家认为,乱伦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童年时期记忆的沉淀。作家在乱伦主题的永恒书写中表现出对它的青睐,人类童年时期的记忆在人们头脑中积淀成“集体无意识”,在一代代作家中传承下来。《雷雨》等作品中显露出原始意象的存在,乱伦题材在现代文学中表现出一种神秘的色彩。作家写作中也曾强调“蛮性的遗留”在自己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这是“集体无意识”对作家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