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
学科
钱理群
文学史
当下性
摘要:
程光炜先生在本期发表的《重访80年代的"五四"——我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并兼谈其"当下性"问题》一文,是一篇值得重视的研究论文。它通过对"80年代"蓬勃兴旺的现代文学研究的梳理,表现出作者本人对当下现代文学研究的忧思:既然80年代李泽厚、王富仁和钱理群们找到了一个可以重新激活自己学科的"五四",为现代文学提出了一系列的学术话题,而90年代以后的现代文学研究除继续在分享这一过时的学术成果之外,还没有找到新的解释自身的时代性命题。这是论者的困惑,也是当下众多现代文学研究者所面临的共同焦虑,确实值得细细一读。本栏目将在"近百年中国文学史论"这一大题目之下,持续关注"我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一话题,以期能够通过对话讨论有益于现代文学研究的向前推进。汤哲声先生的《"五四"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文学究竟是什么关系》一文,注意到以往论者所忽视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所具有的进步性与时代性;杨庆祥先生的《如何理解"重写文学史"的"历史性"》一文,注意到"重写文学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主张重新激活并拓展80年代"重写文学史"思潮的研究空间;袁盛勇先生的《延安文学观念中的文学与政治》一文,通过对当时政治与文学的"非常态关系"研究,提出延安时期文学与政治之间呈现出的复杂关系要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都在各自的论述领域提出了有扎实而严谨的学术观点,也都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程光炜、栾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