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教学课程资源库 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

介绍: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主题:中国现代文学
文献总量:7329 期刊文献:6307 学位论文:344 图书:678
8人关注课程
关注

限定内容

核心刊收录

  • 2374 CSSCI来源期刊
  • 2362 北大核心期刊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388 篇 文学
    • 5,11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95 篇 新闻传播学
    • 165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631 篇 历史学
    • 588 篇 中国史
    • 89 篇 考古学
    • 31 篇 世界史
  • 621 篇 教育学
    • 561 篇 教育学
  • 328 篇 管理学
    • 280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公共管理
  • 308 篇 法学
    • 229 篇 社会学
    • 5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7 篇 政治学
  • 125 篇 理学
    • 81 篇 地理学
    • 37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99 篇 艺术学
    • 53 篇 艺术学理论
    • 32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59 篇 哲学
    • 59 篇 哲学
  • 31 篇 工学
  • 24 篇 经济学
    • 20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3,928 篇 中国现代文学
  • 668 篇 现代文学
  • 425 篇 中国
  • 261 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246 篇 中国文学
  • 216 篇 鲁迅
  • 213 篇 中国现代文学史
  • 208 篇 文学
  • 207 篇 文学史
  • 197 篇 中国现代文学馆
  • 183 篇 文学研究
  • 176 篇 现代性
  • 138 篇 文学创作
  • 133 篇 郭沫若
  • 119 篇 新文学
  • 108 篇 作家
  • 97 篇 现代文学研究
  • 93 篇 现实主义
  • 92 篇 现代文学史
  • 91 篇 文学批评

机构

  • 12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18 篇 北京大学
  • 101 篇 南京大学
  • 95 篇 四川大学
  • 94 篇 武汉大学
  • 86 篇 山东师范大学
  • 84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73 篇 苏州大学
  • 66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65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59 篇 山东大学
  • 58 篇 青岛大学
  • 56 篇 复旦大学
  • 55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55 篇 河南大学
  • 49 篇 暨南大学
  • 47 篇 西南大学
  • 46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44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44 篇 中国现代文学馆

作者

  • 56 篇 李怡
  • 53 篇 钱理群
  • 52 篇 李平
  • 35 篇 刘勇
  • 35 篇 季进
  • 34 篇 王本朝
  • 34 篇 朱寿桐
  • 33 篇 金宏宇
  • 33 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33 篇 高玉
  • 28 篇 宋剑华
  • 26 篇 王富仁
  • 26 篇 王泽龙
  • 26 篇 严家炎
  • 24 篇 秦弓
  • 24 篇 温儒敏
  • 23 篇 袁国兴
  • 22 篇 杨剑龙
  • 21 篇 谢玉娥
  • 21 篇 朱德发

语言

  • 7,326 篇 中文
  • 19 篇 英文
  • 2 篇 日文

文献订阅

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模仿音乐的基本方式
曾锋 
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广州510521
来源 详细信息
文学与文史写作--《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学术研讨会纪要
丁超 
来源 详细信息
是集大成,又是新的开拓——我读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
钱理群 
北京大学中文系 
来源 详细信息
胡适:中国现代文学首席设计师
李兆忠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来源 详细信息
家园之恋与存在之思——论师陀乡土小说的诗性内涵
陈晨 
郑州大学文学院 
来源 详细信息
渐变与突变:界碑立于何处——也谈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
来源 详细信息
现代性爱话语空间的建构——刘呐鸥文艺思想之研究
莫雪晶 
中山大学 
来源 详细信息
创新与继承——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
彭超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来源 详细信息
“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
邱焕星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来源 详细信息
扎实而具有突破与创新意义的新文学研究力作——评李怡的《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陈思广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来源 详细信息
共500页 <<  <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