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疾病
时间体验
存在
现代性
整体性时间
摘要:
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验,尤其表现在对时间流逝的体验上,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现代文学文本中病人的主观时间体验,即自我意识中的时间。在具体分析中,笔者发现病人只重过去不求未来的体验表现得极其明显。文章试图从过去、记忆角度出发,旨在研究病人体味到的过去与正常人的差异,并力图解释现代疾病书写对病人主观心理时间体验的倾斜,具体表现为相关的密集书写出现在对故去时光的追忆、挽留、凭吊,以及过去与病人自我身份建构、群体现代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层面。首先,分析病人体验随着时间流逝呈现出来的具体差异,大致集中在现在与过去两个时间段,但明显侧重于对过去的回忆。现在是分分秒秒成为过去的现在,保留着过去印记的现在;而对过去的体验,也呈现出内容上的差别:对故乡原始情感纽带的牵挂,对过去幻想中的未来的思索,对循环时间观念宿命论的信奉与怀疑。着眼于现在,害怕成为废弃的生命;着眼于过去,希望通过主观建构的回忆,来发挥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和诗性记忆的疗救作用。其次,对病人时间体验的外在形式与载体——文体形态的分析,倒叙为日记体、书信体、自叙传体小说中最主要的叙述方式,这三种小说同为抒情性小说,充斥着虚构与真实、顺序与倒序的矛盾。这真实是主观心理体验的真实,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赤裸裸地袒露,这虚构则是无法还原时间原貌的虚拟。再次,探索了过去的时间体验与个体自我间的关系,重新回到记忆深处,通过观察他者重新自我反思,疾病营造出了审美距离,在距离之外,主体反而能不忘初心。最后,分析现代文学中的疾病书写基于国家的创局表现出来偏重过去的时间体验,有怀旧的审美倾向。怀旧书写通过粘合时间碎片、唤醒被遗忘的、转移现实空间来发挥记忆对群体的拯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