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说X就X”构式
认知语法
构式语法
互动模型
语义限制
意义建构
摘要:
“说X就X”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比比皆是。一些学者从不同的的语言学视角对此构式进行了剖析。然而整体来说对于“说X就X”构式的研究仍然相对缺乏,而且存在许多不足。最大的问题在于大部分学者仅仅停留于对此构式做静态描述的层面,鲜少涉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基于此种现状,本文首先根据对现代汉语“说X就X”构式的界定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搜索语料,最终收集577个语例作为本文的语料来源。然后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对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和Goldberg的构式语法进行整合,最终提出互动模型,即构式对其组成部分进行压制,其组成部分反作用于构式,以及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旨在运用互动模型探究“说X就X”构式的意义建构及认知机制问题。根据所提取语料,本文发现就“说X就X”构式而言,互动模型作用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说X就X”构式对其组成成分,即顺序框架“说…就…”和变量“X”具有语义压制作用。具体表现在对顺序框架的组成成分“说”和“就”的语义压制和对“X”词性的压制和语义的压制,即大部分进入“X”的词为动词,其次是形容词,代词、名词、副词、数词也能进入构式,但是所有进入填充槽“X”的词都将被构式赋予动作性词义。其次,顺序框架“说…就…”和变量“X”反作用于整个构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就…”影响“说X”和“就X”的关系,既可以表示时间的先后关系,也可以表示条件假设关系或是因果关系,“说…就…”的意义不同使得构式的意义不同。二是变量“X”使得“说X就X”构式成为高层次图式构式,增强了构式的多产性,同时“X”具体解释说明构式,“X”不同,构式的意义跟着发生变化,使得构式具有多义性。最后,顺序框架“说…就…”和变量“X”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说…就…”作为变量“X”的地标使得射体“X”在整个构式中得到凸显,从而使得整个构式继承了“X”的语义,表示一种行为。三个层次的互动紧密联系形成了“说X就X”构式的独特构式义:即时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