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主观性
词汇化
语法化
或然情态
语义演变
情态范畴
摘要:
学界对副词的研究成果斐然,情态副词作为副词的一个小类,研究成果也颇多,但是对于意义相近的情态副词的比较研究成果不是很多。本文以或然性情态副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并借鉴主观性与主观化、语法化、词汇化、最小对比对等理论的研究方法。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或然性情态副词句法、语义和表达功能上的差异性,从宏观的角度探讨或然性情态副词的语义来源。本篇文章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确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简述国内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对本文的语料来源和理论方法做出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是情态副词“也许”和“兴许”的比较研究。本部分主要从句法语义、主观性和传信度等角度来比较“也许”和“兴许”存在的差异。第三部分是情态副词“八成”和“多半”的比较研究。首先,从语义上来看,“八成”属于强确信度的情态副词,表达一种盖然性;“多半”属于弱确信度的情态副词,表达一种可能性。其次,从事件时态、句类选择和语体分布角度来看,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第四部分是情态副词“好像”和“似乎”的比较研究。本部分重点分析“好像”和“似乎”的句法、语义。二者都具有传疑性,都表达一种或然主观情态,“好像”表达一种交互主观性,“似乎”表达一种主观性。第五部分是情态副词“说不定”和“说不准”的比较研究。本部分主要考察二者的句法构成差异、可能认识情态差异、语用功能差异。最后探究二者语法化之间的关系。第六部分是从历时演变的角度来探讨认识情态的四个来源。从语义上来看,“也许”和“兴许”、“八成”和“多半”、“好像”和“似乎”以及“说不定”和“说不准”四组词语都可以表达一种可能情态,但是它们所具有的认识情态的来源路径不尽相同。第七部分是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