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气助词
程度副词
量级和音节
状位和补位
同现限制
摘要:
本文运用功能和认知语法的主要观点来讨论现代汉语语气助词与程度副词的同现及限制关系。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大量运用词典配对语料并结合语料库实际语料,通过对状位和补位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同现限制现象的描写分析,弄清不同量级中具体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及限制状况,接着在描写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并概括了不同类别不同量级的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限制规律,再以两者的同现限制规律为基础,对状位程度副词和补位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限制的制约机制分别做了较为详尽的讨论,最后对状位和补位两类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限制机制进行比较,并进一步阐释了造成两者同现限制差异的内在动因。全文由六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语料来源,并对前人关于语气助词和程度副词的研究现状以及两者同现限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概括,指出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先对语气助词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确定将“的、了、吧、吗、呢、啊”六个常见的典型单音节语气助词作为本文同现限制的研究对象,并对其所表达的语法意义进行了归纳和概括,明确了它们各自所表达的语气含义。然后根据程度副词在句法位置分布的差异,将其分为状位程度副词和补位程度副词两个大类,其内部又根据程度副词的量级做了超量、极量、高量、中量、低量等进一步区分:把状位绝对程度副词的内部程度量级分为超量、极量、高量(极高量、中高量、低高量)和低量,把状位相对程度副词分为极量、高量、中量和低量;把可补程度副词的内部程度量级分为超量、极量、高量和低量,把唯补程度副词分为极量和高量。
第三章,运用词典配对语料和语料库删减相关干扰因素后所得的语料,按照量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别对所选状位绝对程度副词和状位相对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限制情况逐一进行描写,分析并讨论它们可以同现、不能同现以及部分同现时所需的条件。在逐一描写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个量级的配对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语料库实际语料进行统计验证,弄清不同类别不同量级的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限制规律。
如果排除非量级因素的干扰,中间量级的中高量状位绝对程度副词与六个典型的单音节语气助词都能同现,越往量级两端的状位绝对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限制性越强;状位相对程度副词都不能与语气助词“的、啊”同现,除了语气助词“的、啊”,再排除非量级因素干扰,量级两端的状位相对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都能同现,而中间量级的状位中量相对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通过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状位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限制规律正好呈现出相反的同现限制规律:前者是程度副词两端量级与语气助词同现的限制大于中间,而后者是中间量级受限大于两端。
第四章,运用词典配对语料和语料库删减相关干扰因素后所得的语料,按照量级由高到低,分别对所选的补位可补程度副词和唯补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限制情况逐一进行描写,分析和讨论它们可以同现、不能同现和部分同现时所需条件等情况。在逐一描写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个量级的配对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语料库中的实际有效语料进行统计验证,弄清不同量级的补位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限制规律。我们发现补位程度副词和状位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的同现限制规律有很大的差异,语气助词与补位程度副词的同现限制规律与可补和唯补的类型关系不大,与程度副词的量级也只存在局部联系,其主要规律还是与音节密切相关。
如果排除南方方言和书面语色彩的干扰,所有的补位程度副词都不能与语气助词“的”同现,不带补语标记“得”的单音节补位程度副词只有语气助词“了”可以与之同现,部分语气助词可以借助语气助词“了”与之同现。带补语标记“得”的单音节程度副词和多音节程度副词与六个典型单音节语气助词同现限制的规律表现一致,基本上与六个典型单音节语气助词都能同现。带有书面语色彩的多音节补位程度副词一般不与六个典型单音节语气助词同现,即便出现同现的情况,也往往不是真正与补位程度副词的直接同现,而是与句中出现的“真是、简直是”等状语的同现。
第五章,在前文详细描写分析与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揭示并阐释了语气助词与状位和补位程度副词同现限制的机制和动因。先分别讨论状位和补位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在排除外在干扰下的同现制约机制,其中状位程度副词主要是量级的机制在起作用,而补位程度副词主要是音节机制在起作用;再对状位和补位两类程度副词与语气助词同现限制的机制进行比较,找出隐藏在表层机制之下的中层机制和深层动因。
其中状位程度副词的量级差异实际上是程度副词主、客观性以及模糊、确定性差异在程度量级的表层反映,主、客观性以及模糊、确定性则可以看作状位程度副词同现的中层机制;而补位程度副词的音节差异实际上是程度副词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