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汉语“土”词群
语义范畴
隐喻认知
摘要:
“土”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词汇,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一个以“土”为范畴标志、内部十分丰富并有机联系的词汇系统。大多数论文是以《说文解字》中的“土”部字为研究对象,还有一部分文章在梳理“土”词义变化时零散地涉及与“土”有关的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并未对以“土”为范畴标志的“土”词群进行系统的梳理,缺乏对“土”词群中双音节词、成语、惯用语的认知功能的较为全面的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以“土”的形和义为母体的系统的“土”词群,该词群是一组意义有关联的词汇系统,包括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以及成语和惯用语。研究建立系统的“土”词群,可以和已有自然物质的词群研究形成体系,也可以为其他自然物质名称的认知研究及相应词义的认知理解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种工具书对“土”词群进行语料收集、整理,描写语言事实,然后在语料充实的基础上对汉语“土”词群进行分类,对该词群中的语义范畴以及存在的隐喻认知现象进行描写分析,最后对语言现象作出全面解释,揭示其背后蕴含的认知规律。本文借鉴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经验,以“土”以及“土”为偏旁的字为前提,研究一组意义相关的词,包括单纯词、双音节合成词、成语和惯用语。首先运用现代汉语词汇学理论,对“土”词群的单纯词、双音节合成词、成语和惯用语的形态特征、构词方式、语义内涵等方面进行描写分析,发现“土”词群无论是从造字构词方式,还是从语义发展来看,都是以“土”的形和义为母体,组成一个大家庭,各自发展,有的从意义上丝毫看不出与“土”相关,但是从义符“土”仍然可以摸索到先民最初造字组词、发展词义的轨迹。同时,在对“土”词群较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发现“土”词群隐喻义的产生既与人们的认知有关,也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