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拼X”构式
认知语法
自主/依存联结模型
生成机制
摘要: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科技、网络文化等的快速发展,语言领域新词迭出、新意不断,“拼X”即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个典型构式。现有关于“拼X”构式的研究多拘囿于其句法、语义功能的简单描述和语用动因的初步分析。“拼X”构式的特征描写有待深入,其背后潜隐的认知理据、不同准入词性对其语义建构的影响等研究都尚待开展。有鉴于此,本研究将聚焦以下问题:第一,“拼X”构式的特点是什么?第二,“拼”和“X”如何联结成“拼X”构式?第三,“拼X”构式产生和流行的动因是什么?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借助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和网络上搜集的语料,首先对“拼X”构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了详细描写。然后在认知语法框架下,基于自主/依存联结模型,对现代汉语“拼X”构式的生成机制进行系统的认知阐释。最后从语言内部动因和语言外部动因两个层面分析“拼X”构式产生和流行的原因。研究发现如下:第一,“拼X”构式在句子结构中可做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X”的词性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助词和量词。“拼X”构式可组合为动宾、动补和连谓结构。“拼X”的构式义与“X”的词性密不可分。通过语料分析可知,当“X”为存在分离状态且能够拼合的事物名词、表示连结的动词、修饰连结状态的形容词、表示连结物体的量词等,“拼X”的语义多为“连结”;当“X”为趋向动词、表攻击性动词、助词、动量词等,“拼X”的语义多为“不顾一切”;当“X”为商品类名词或量词等,“拼X”的语义多为“共享”;当“X”为关系名词、存在差异的抽象名词等,“拼X”的语义多为“竞争”。因此,“拼X”构式语义大致为四种:连结、不顾一切、共享、竞争,部分“拼X”构式也有一词多义性。四种语义中,前两种为规约意义,后两种为延伸意义。“拼X”构式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工作、学习、娱乐等领域。第二,在“拼X”构式中,“拼”作为动词,一般是依存成分,凸显一个抽象的次结构作为阐释位。“X”一般为自主成分,它凸显的语义侧面可对阐释位进行具体阐释。这两个次结构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因而“拼”和“X”可组构为“拼X”构式。“拼X”构式的意义是由合成结构和相关的组成部分决定的。第三,“拼X”构式产生和流行的内部原因可归为语言经济性和能产性,其外部原因可归为网购、后疫情时代政策支持、社会风气等。本研究详细描写了“拼X”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丰富了“拼X”构式的描写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自主/依存联结模型阐释了“拼X”构式的生成机制,深化了认知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构式的解释力。研究结果对中外汉语习得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拼X”构式有一定助益,对汉语构式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