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定量分析
沛郡地区
东汉时期
等级研究
摘要:
本文在对沛郡政区沿革区划的了解基础上,收录处在东汉时期沛郡地理范围内的墓葬,将墓葬信息量化后,通过多元统计方法计算墓葬等级的分类,探讨统计学方法在历史时期墓葬等级分析研究中的作用。首先,量化地域内完整的358座墓葬信息。在过去学者定性分析的参考对象的基础上,得出墓室材质、墓室数量、耳室数量、墓室尺寸、土方量这7个墓室规模信息和随葬品数量8个基础变量,铜器、铁器、陶器、银器、漆器、铅器、瓷器、玉石象牙骨器8个按照随葬品材质不同类别划分的变量,以及生产工具、车马器、武器、建筑明器、贮物器、饮食器、家具明器、殓具、动物陶俑、宗教物品及其他这10个不同用途的随葬品类别。随后对26个变量下对应的358座墓葬数据特征进行集中趋势、离散状态和显著性进行判定。其次,由于随葬品类别占据较大变量比例,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筛选出18个随葬品类别中显著性较高的变量。最后,在得到新变量的基础上,使用统计中三种聚类方法进行计算,划分并比对沛郡地区所统计墓葬的等级类别。但统计软件分析出的墓葬等级,仅仅是数据量化的结果,还需要将划分好类别的墓葬数据与墓葬具有的定性信息共同比对,最后得出沛郡地区墓葬可以分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列侯及相关级别以上,随葬玉衣制度,墓室规模大,日用器具多是为瓷或铜器,建筑明器陶器及动物陶俑,发现有鎏金车马器、较多象牙玉器配饰、金属器等;第二等级为秩二千石的太守及校尉一级,无随葬玉衣制度,墓室规模较第一等级小,随葬品丰富,种类较多,日用器具、建筑明器、动物陶俑,另还有发现少量车马器、玉器配饰和青瓷器;第三等级为郡县中下级官吏和中小地主一级,墓室规模一般,多为陶质日用器、建筑明器和动物陶俑,并有一定数量的铜镜、铜带钩等铜器和铁制兵器、农具等;第四等级为一般平民,墓室规模小,随葬品少,主要随葬陶质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