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统计学
死后
血液样本
金属元素
摘要:
建立了血液样本中金属元素的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方法。通过优化消解条件,以铋(Bi)和铟(In)双内标校正,对死后人体血液样本和一般人群对照样本中镁(Mg)、铬(Cr)、砷(As)、锶(Sr)、镉(Cd)、钡(Ba)、汞(Hg)、铊(Tl)、铅(Pb)9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并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了其差异与关联性。结果表明,在2 mL双氧水、5 mL硝酸、190℃的消解条件下,样品的消解效果较好。9种元素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77,检出限为0.0004~0.0496 ng/mL,加标回收率为86.5%~110%,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0%~5.9%,日间RSD为2.5%~8.5%,回收率和精密度符合检测要求。9种金属元素数据均不符合Ko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而两组数据的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大多数金属元素之间显著相关。通过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样本类型与血样中金属元素浓度的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将Mg、Cd、Ba元素同时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Mg元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Cd、Ba元素含量与血液样本类型有关联性。该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及基础数据可为法医金属元素中毒相关案件的检测和中毒认定提供重要参考和科学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