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版权价值
评估
会计
公允价值
摘要:
在资产估值实践中,无论是资产评估学还是会计学都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基本参数上操作模式雷同,但对于版权评估在技术上的细化尚未形成统一。同时,版权的价值需要有市场交易的基础,未进行交易的版权无法在企业报表中体现其真实价值。未进行交易的版权价值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评估方法计量,然而,传统知识产权评估方法各有弊端,评估结果并不公允。因此,本文的研究将立足于上述问题,深入地独立分析版权价值的内涵,结合版权评估中法律关系的研究,细化版权价值影响因素及评估目的,为版权价值评估构建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评估体系。最后,基于该评估体系,提出公允价值可以为资产评估提供可靠的计量,以期完善版权价值评估,从而提高企业版权资产管理效率。本文除引言之外,正文共有四个部分。首先,阐明版权价值、资产评估理论及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内涵。版权价值评估属于资产估值与资产评估活动的一个分支,资产评估中的价值属于价格范畴,资产评估研究的对象是资产价格量化的问题,或者是资产交换价值量化的问题,这些都涉及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因此,本文以价值理论的溯源为起点,阐述版权价值评估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并借鉴经济学的平行学科——财务会计学的理论,明确评估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其他学科的渊源关系,为独立研究版权价值提供理论支持。会计学中的公允价值可以为资产评估提供可靠的计量基础,版权资产作为企业的一类重要资产,其评估结果可借鉴公允价值的确定。其次,对比分析现有版权评估方法,并重点论述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的不足。版权交易是版权价值评估的重要前提条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促进版权产业形成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阐述了版权的起源、版权产业的形成,同时说明了版权交易的主客体和版权交易的内容,为进一步分析评估方法明确了评估对象。虽然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是知识产权评估界最传统且理论最为成熟的三种评估方法,但各有其弊端。成本法未考虑资产的未来使用价值,忽视了资产所有者的正常利润;收益法因使用者立场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折现率,资产所有者选择反映消费偏好的等值折现率,资产购买者选择含风险的投资报酬率,双方意愿不一致产生截然不同的现值结果;市场法的使用取决于市场提供的交易信息,评估结果还需考察市场本身是否活跃。因此,评估结果并不公允。第三,引入公允价值会计,为版权价值评估提供可靠的计量基础。分析会计与公允价值的关系。从版权的基础层、因素层、方法层搭建版权价值评估体系。并根据作品类型、相关权利、评估目的等考量因素选择版权评估方法,以此分析和判断版权价值。基于该评估体系,阐明了公允价值符合资产评估的要求,并从会计信息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作为版权价值计量属性的依据,从资产本质特征角度以及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公允价值作为版权价值计量属性的可行性。同时,公允价值还满足企业财务战略需要,是企业版权资产评估的可靠计量基础。最后,叙述公允价值在企业版权资产评估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版权资产的特殊性,并列举了企业资产版权保护薄弱、版权采购审核制度不健全等版权资产管理现状。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版权资产评估中的应用效益,从而提高版权资产管理运营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引领版权资产成为企业优质资产。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层级建议发展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并从外部环境建设、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两方面提出完善基于公允价值的版权价值评估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