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智能建筑
微观经济学
演化博弈理论
演化稳定策略
仿真分析
摘要: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与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加之自“十四五”规划以来,我国在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智能建筑作为智慧城市发展最小的实体建筑单元得到了全国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推行。为保证智能建筑定义与现阶段智能化技术的契合性,住建部以及其他下属机构也在不断更新智能建筑设计评价标准,将智能建筑的发展建设逐步系统化与正规化。但在传统建筑形成的固有市场体系下,智能建筑目前在我国较难打开市场,仅有的部分智能住宅所面向的人群定位较高,普通公众对智能建筑的认可度不高,因此,我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不仅如此,智能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与传统建筑业同样的,即开发商和建筑企业采取某些投机行为来降低项目质量,赚取不正当收益等问题。可见,无论是智能建筑的发展方面还是建设方面,过多的参与方由于利益问题纠结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博弈关系。首先通过引入微观经济学理论,从信息不对称性、经济外部性和消费者剩余心理三个角度分析了政府、开发商、公众和建筑企业在发展、建设两个阶段博弈关系产生的经济学动因,并确定了政府介入该博弈关系的必要性。其次构建了政府、开发商和公众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确定了在智能建筑发展阶段为实现理想策略组合(积极,开发智能建筑,购买智能建筑)需要满足的参数条件和影响其策略转变的敏感因素。再通过构建政府、开发商和建筑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以在智能建筑发展过程中筛选出的开发商敏感因素作为其建设阶段防止开发商和建筑企业采取投机行为的重要控制因素,并探究理想策略组合(监管,不采取投机行为,不采取投机行为)需要满足的参数条件和各重要控制因素的强弱对开发商和建筑企业策略转变的影响。最后通过选取QD市某智能化住宅小区为实际算例,通过搜集项目相关资料与现有政策相关数据进行仿真模拟,确定现阶段我国智能建筑发展及建设情况是否满足预想中的理想策略组合,并从政策借鉴、经济恢复、技术发展等方面对原始参数做出预测,分析我国智能建筑发展及建设未来的政策制定方向、经济恢复方向、技术突破方向等。通过以上分析后可得出以下几条结论:(1)智能建筑的正外部性、消费者剩余心理和信息不对称性等经济学因素均会导致参与各方的策略选择偏离理想方向。(2)提升未来收益和控制投机收益是开发商和公众共同的敏感因素。此外,降低开发成本是开发商消除智能建筑正外部性的另一关键因素。(3)针对上述各敏感因素的控制或激励措施均可有效制止开发商和建筑企业的投机行为。(4)通过算例对现阶段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做出预测后,智能建筑在未来可得到良好发展,且针对开发商和建筑企业投机行为制定惩罚标准后,也可有效控制其投机行为的产生。(5)在两个博弈模型中政府策略虽符合理想策略,但依旧存在“以罚代管”等弊病,政府应调整心态,积极发挥其调控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