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艺术类专业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文化下乡项目
摘要:
构建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当前我国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也越来越突出。政府要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其他社会主体也要发挥相应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贯彻。高校是各种人才力量、技术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是人才、科技、智慧的高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承担着比其他社会团体更多的责任。但是,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参与农村基本公共文化建设的力度还不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这也是本人选择此研究课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采用了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等进行研究,对国内外有关公共服务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对其中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总结;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对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参与农村基本公共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校是公共文化设施的提供者,是公共文化产品的创造者,是公共文化培训的承办者,也是公共文化普及的推广者,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基于山东管理学院参与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对当前学院在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设施的开放较为单一、参与程度不够深入、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缺乏针对性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出高校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作用,本文对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得出当前高校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重视还远远不够、社会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帮扶不够、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基于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参与农村基本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加强服务社会观念的教育;调动多方参与,共同推动公共文化艺术教育产业的发展;完善高校教学实践制度,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政府要完善规章制度,提供政策保障。本文的研究对于未来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有利于地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也能够提升农村基础文化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