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盾构机
离散元
参数标定
搅拌结构改进
掘进参数
摘要:
盾构施工安全、可靠、成本低,广泛应用在隧道建设方面。盾构施工时常常因为土体流动性差,在压力舱内形成泥饼,造成盾构工作效率低,甚至出现刀盘卡停事故。土体流动性受土体改良、搅拌结构及掘进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对搅拌结构、掘进参数等开展研究,对盾构搅拌结构的设计与顺利施工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离散元方法对盾构搅拌结构进行改进,研究了改进的搅拌结构及掘进参数对搅拌效果的影响,并对掘进参数进行了预测。主要工作如下:
(1)离散元参数标定研究。对沈阳地铁三号线甘-千区间砂卵石进行了物理实验,测出砂卵石的密度、堆积角、粒度及分布等参数,以堆积角为响应值,建立了离散元堆积角仿真试验模型。结合DEM通用材料数据库确定了待标定参数范围,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砂卵石-砂卵石静摩擦系数(D)、砂卵石-砂卵石滚动摩擦系数(E)、砂卵石-盾构机滚动摩擦系数(H)为显著性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显著性因素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以实际堆积角38.68°为响应值,反演出三个显著性因素:D为0.599,E为0.195,H为0.033。对标定的参数进行了实际工程验证,该离散元参数能够模拟盾构真实情况。
(2)搅拌结构改进研究。模拟了盾构舱内的搅拌过程,根据搅拌运动的原理及舱内土体流动状态,分析了舱内搅拌的运动规律,将压力舱内土体运动分为四种运动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搅拌结构的改进,通过离散元仿真对比分析了改进前后的搅拌结果,改进后的土体流速提升了39.04%,土体流速的标准差更小,土体流速更稳定。对改进的搅拌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结构满足强度与刚度要求。
(3)掘进参数对搅拌效果的影响研究。根据盾构实际工况,分析了盾构的掘进参数,确定出三个主动调整掘进参数:推进速度、刀盘转速及转进比,两个被动反馈掘进参数:土体流速及扭速比。运用控制变量的方式,通过离散元模拟,分析了每一个主动调整参数对两个被动反馈参数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4)掘进参数预测研究。在研究了参数间影响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地铁三号线施工参数,确定了掘进参数的范围,在参数范围内运用响应面法,进行了多组离散元模拟试验,分别建立了土体流速、扭速比与主动调整掘进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拟合多元方程实现了对参数的预测。进行了模型验证及优化,预测值与模拟值误差在5%以内,拟合度好,优化后平均土体流速提升了15%,扭速比比优化前减小了6.7%,优化后的参数组合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