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蒸压硅酸盐材料
硅质原料
钙硅比
蒸压压力
蒸压时间
摘要:
蒸压硅酸盐材料是由钙质原料和硅质原料经高温水热反应制备而成,广泛应用于墙体材料和保温材料等领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抗震耐久等优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石灰石储备量急剧减少、环保政策约束砂石资源开采,越来越多固废类钙硅原料被应用于蒸压硅酸盐材料的生产。废弃混凝土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垃圾源建筑垃圾的主力军,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钙质资源和硅质资源,理论上可全组分用于制备废弃混凝土蒸压硅酸盐材料(WCASM),对实现其大宗消纳和高值利用、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WCASM配料需补充硅质原料,而蒸压硅酸盐材料工业生产中多采用富硅类固废,原料来源广、成分复杂且不稳定,给WCASM设计与制备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其工业化生产应用。本论文以不同种类富硅类固废为补充硅质原料,研究其对WCASM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固废基蒸压硅酸盐材料的配料设计、制备与性能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研究石英砂和不同富硅类固废(硅灰、废砖、粉煤灰、煤矸石)的特性;进一步,以分析纯Ca(OH)2和CaCO3混合模拟废弃混凝土中有效钙质组分,配合不同硅质原料制备蒸压试件,以抗压强度和结合水量为表征指标,研究不同硅质原料的水热活性;在此基础上,以煅烧废弃混凝土为主要原料、补充不同硅质原料制备WCASM,研究不同钙硅比和蒸压制度下WCASM的抗压强度,结合微观测试分析不同硅质原料的影响,优选适宜的工艺参数。
论文主要结论为:
(1)水固比对分析纯钙质原料—补充硅质原料体系蒸压试件抗压强度影响显著。在原材料、钙硅比、蒸压制度相同的情况下,试件强度随着水固比增大先提高后降低。本论文实验条件下,确定不同硅质原料组的最佳水固比为0.18。
(2)蒸压试件抗压强度不仅与硅质原料中SiO2含量有关,而且与SiO2的存在形式有关。活性硅源中SiO2的溶出速度快,溶解度高,参与反应程度高,反应所需CaO更多,适当提高钙硅比有利于强度发展;粉煤灰中Al3+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蒸压体系中产生大量的水石榴石,造成试件抗压强度下降;非活性硅源中的SiO2以结晶态形式存在,活性低,可以通过机械研磨或煅烧激发其水热活性。
(3)钙硅比不同,硅质原料蒸压反应活性不同。采用结合水量和蒸压试件抗压强度来表征硅质原料的水热活性,钙硅比为0.7时,硅质原料的水热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废砖>硅灰>煅烧煤矸石>未煅烧煤矸石>粉煤灰>石英砂;钙硅比为0.9和1.1时,硅灰>废砖>石英砂>煅烧煤矸石>粉煤灰>煤矸石。
(4)在蒸压制度相同的条件下,WCASM的抗压强度随着钙硅比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在钙硅比相同的条件下,提高蒸压压力或延长蒸压时间均有利于水热产物C-S-H凝胶向结晶度更高的托贝莫来石和硬硅钙石转变。
(5)保持蒸压时间不变,钙硅比为0.7时,随着在蒸压压力增大,试件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钙硅比为0.9时,石英砂组、硅灰组、粉煤灰组和废砖组试件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煤矸石组在蒸压压力达到1MPa之后强度变化并不明显;钙硅比为1.1时,石英砂组、硅灰组和粉煤灰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废砖组和煤矸石组抗压强度呈上升趋势。保持蒸压压力不变,钙硅比为0.7时,随蒸压时间延长,试件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其中石英砂变化最为明显;钙硅比为0.9时,煤矸石组抗压强度呈上升趋势,其它组先增大后降低;钙硅比为1.1时,煤矸石组和石英砂组抗压强度呈上升趋势,硅灰组、粉煤灰组和废砖组先增大后降低。
(6)单一水热产物并不能使蒸压试件获得最大强度,由C-S-H凝胶、托贝莫来石和硬硅钙石等微观结构各不相同的多种水热产物共同填充材料内部,才能使蒸压试件结构密实,从而提高其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