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同步带
斜纬机织物
橡胶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摘要:
斜纬机织物是一种经纬纱呈非正交交织结构的机织物,由其增强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随形、匹配变形和耐磨等性能,可作为同步带织物层而应用于高精度传动领域。然而,现有同步带中的织物层多通过正交机织物斜裁包覆而成,存在织物的随形性不足、与基体的变形匹配性差等问题。因此,如何采用织机直接织造形成非正交交织结构的斜纬机织物,并阐明其与EPDM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和破坏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价值。本文以高精度同步带应用需求为牵引,以经纬夹角呈120°的斜纬机织物为研究对象,搭建了120°斜纬机织物织造装备,设计并织造了120°斜纬涤棉机织物。在此基础上,制备了120°斜纬机织物/EPDM复合材料,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偏轴拉伸和应力松弛特性研究,理清了材料结构参数与性能的映射关系及破坏机制,为提升同步带的传动精度和使用寿命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针对经纬纱夹角为120°的斜纬机织物,基于剑杆织机,通过调控后梁角度精确控制经纱张力分布、优化综框运动轨迹与综丝眼宽度匹配度而减少纱线挤压和磨损、改进四连杆结构以提高打纬操作的效率和精度、增加可调控前梁实时调节织物张力、通过步进电机精确控制卷绕速度和张力等措施,成功搭建了斜纬机织物织造装备,实现了涤棉65/35斜纬机织物的连续稳定织造。
(2)以涤棉65/35正交机织物和斜纬机织物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不同偏轴角度(15°、30°、45°、60°和75°)及不同长宽比λ(0.5≤λ≤40)的试样,开展了偏轴拉伸性能测试,获取了应力-应变曲线和损伤形貌,阐明了偏轴拉伸特性及结构效应。结果表明,斜纬机织物具有明显的偏轴效应和尺寸效应。斜纬机织物在经纬夹角为120°的对角线方向的拉伸过程中形成了拉伸变形区、拉剪耦合区和剪切变形区等三个变形区域,使之具有优异的断裂伸长率(103%±1%)。同时,当长宽比4<λ≤8时,斜纬机织物的失效模式主要表现为纱线抽拔与剪切断裂的混合模式;当λ>8时,失效模式则以纱线抽拔为主。
(3)针对斜纬机织物“经纬纱夹角120°”的几何特性,提出了适用于“截面-路径”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了织物工艺参数与结构参数关联关系,采用凸透镜形截面和边缘路径引导,构建了斜纬机织物在经纬夹角为120°的对角线方向的单胞模型和全尺寸宏细观有限元模型。通过VUMAT子程序定义纱线的本构关系与破坏准则,模拟了织物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结果误差低于10%,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织物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主要集中在纱线交织点附近,这与实验观察到的损伤形貌高度一致。
(4)制备了沿经纬夹角为120°的对角线方向铺覆的斜纬机织物/EPDM复合材料(BFRC-60)和以经向为轴偏转60°裁切的正交机织物/EPDM复合材料(OFRC-60)试样,开展了常温下的剥离、拉伸和弯曲性能表征。同时,建立了BFRC-60的宏细观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了不同温度(25℃、50℃、70℃、90℃、110℃、130℃和150℃)下的拉伸力学性能,获取了应力-应变曲线和损伤形貌,揭示了其失效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OFRC-60试样,BFRC-60的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36%和11%,而弯曲模量降低30%。BFRC-60的平均剥离强度比OFRC-60低16%。相比于常温,BFRC-60在150℃下的抗拉强度和断裂应变分别降低了55%和40%。此外,拉伸数值模拟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数据偏差均小于2.5%。进一步,BFRC-60拉伸失效主要表现为纱线间的滑移,而OFRC-60则以纱线断裂和界面分层为主。
(5)制备了BFRC-60和OFRC-60复合材料,采用自主设计的应力松弛测试设备,研究了不同初始应变(25%、50%、75%和100%)、应变率(0.006 s-1、0.012 s-1、0.018s-1、0.024 s-1和0.030 s-1)和温度(25℃、50℃、70℃、90℃、110℃、130℃和150℃)下的应力松弛行为,获得了时间-应力曲线和松弛特征参数。同时,采用三种Maxwell模型对应力松弛曲线进行拟合分析,揭示了BFRC-60的黏弹性特征和应力松弛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于OFRC-60(38.24%~45.57%),BFRC-60在不同的初始应变下的松弛率(37.33%~43.84%)更优于纯EPDM材料(38.67%~41.78%)。同时,随着应变率从0.006 s-1增加至0.030 s-1,BFRC-60的松弛率由38.35%升高至41.82%。此外,温度从25℃升高至150℃时,BFRC-60的初始应力由5.74 MPa下降至2.10 MPa,松弛率由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