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薄喷技术(TSL)
高分子材料
力学行为测试
支护能力分析
现场喷涂
摘要:
随着我国智能矿山建设的提出,研发适用于我国地质条件及生产条件的安全、高效、快速巷道护表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薄喷层(Thin Spray-on Liners,TSL)技术是一种表层喷涂薄膜防护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密闭工程。支护型薄喷层是通过开发能够取代金属网护表的新技术,从而实现掘进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适于无人化目标。本文开展高分子支护型薄喷层(Reinforcing Polymeric Thin Spray-on Liners,RPTSL)材料及配套喷涂设备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PTSL及相关的力学行为及支护性能测试方法。较水泥基TSL具有“即喷即用”和材料力学性能多样的优点,适合我国复杂多变的工矿条件,在地下煤矿巷道快速支护及锚护智慧化建设中极具应用前景。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计算、现场工业性试验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限温改性的RPTSL材料承载变形规律、围岩护表机制及支护性能开展系统研究。基于喷层变形规律,确定了TSL支护过程中的承载机制,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TSL护表各阶段承载特征及与材料力学性能对应关系,确定了TSL材料的黏结、抗拉、抗剪和抗压性能是TSL支护复合承载结构稳定性关键参数。采用实验室实验对研发的RPTSL材料承载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结果显示新材料力学属性明显优于水泥基TSL,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在RPTSL支护性能研究中,首次对薄壳结构支护效果进行解析和实验研究,通过与菱形网支护方式进行对比,显示RPTSL形成壳结构后试样的屈服强度和峰值强度分别提高20-45%,且吸能效果显著增强。采用大型型煤试样研究了RPTSL对煤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RPTSL支护后试样峰值载荷提高30%,且变形量明显增加。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实验过程中薄喷层-围岩复合结构变形过程,发现RPTSL通过自身承载,改变复合结构应力状态,减少煤、岩体自身的拉伸破坏,起到其支护作用。针对所研发的RPTSL材料设计了专用薄喷机,通过实验室正交喷涂测试,确定了多次喷涂成型工艺,喷涂能力为1.1~6.6 L/min,料液利用率为95%。试验研究了雾化反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雾化材料的力学属性有小幅降低,但支护性能不受影响。最后,在阜新矿区恒大煤矿进行了井下工业性试验,首次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RPTSL支护的可行性,观察并分析了RPTSL对松散岩体的黏结性能及支护效果,对比分析了RPTSL与菱形网支护特征,结果显示,喷涂作业简单、安全、高效,可以极大地提高掘进速度,支护效果及喷涂效果符合预期,尤其在揭露后及时喷涂更能发挥RPTSL主动支护的优势,是小变形阶段岩层护表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RPTSL支护实验及数值计算阐明了RPTSL支护结构的变形过程、破坏方式及承载特征,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RPTSL材料和技术的适用性,为RPTSL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为我国巷道锚护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新路径。该论文有图156幅,表19个,参考文献1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