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血流限制训练
骨骼
微结构
材料力学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大鼠施加不同的运动干预,研究血流限制训练对大鼠肌肉力量、骨组织结构材料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骨转换标志物的检测,初步探讨过程机制。研究方法:将24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240±20g),随机分为加压对照组(CON,n=6),低强度训练组(LIRT,n=6),高强度训练组(HIRT,n=6),血流限制训练组(LIBFR,n=6),进行为期8周的爬梯抗阻干预。加压对照组只施缺血干预,不承担负荷;低强度训练组进行30%MVCC负重爬梯训练;高强度训练组进行70%MVCC负重爬梯训练;血流限制训练组施加血流限制的同时进行30%MVCC负重爬梯训练。取样前,使用递增负荷抗阻爬梯测量最终MVCC;取样时将血清、肌肉和骨骼取出备用,使用ELISA法测量血清中骨转换标志物PⅠNP、BGP和β-CTX浓度,使用Micro-CT测量股骨股BMD和骨微结构,进行三维重建,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三点弯曲实验测量股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指标。研究结果:最大力量检测:与CON组相比,LIRT、HIRT、LIBFR组MVCC均显著提升(P<0.01),与LIRT组相比,HIRT组MVCC显著提升(P<0.05),LIBFR组与HIRT组相接近(P>0.05)。骨转换标志物检测:在骨形成指标上,CON组的PⅠNP和BGP浓度小于HIRTD组(P<0.01),LIRT组的PⅠNP和BGP浓度小于HIRTD组(P<0.01),其他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骨吸收指标上,HIRT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LIBFR组低于CON组和LIRT组,但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Micro-CT检测:骨密度指标上,HIRT组显著高于CON组和LIRT组(P<0.05),LIBFR组BMD指标虽有所提高,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指标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万能材料试验机三点弯曲检测:HIRT组弹性模量小于LIRT组和LIBFR组(P<0.05),最大载荷指标上小于LIBFR组(P<0.05),在断裂载荷指标上小于LIRTD组(P<0.05),其他指标上,HIRT组也表现出了较低的数值,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血流限制训练可以有效增加肌肉力量,效果与传统高强度力量训练相近。2.血流限制训练对大鼠骨微结构和骨生物力学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更敏感的代谢水平上已经产生了显著变化,骨转换标志物发生了改变,骨形成标志物浓度增加,提示对于骨组织有促进形成作用。3.大强度训练可能会造成骨组织微损伤,降低骨强度,表现在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性能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