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速冲击
塑性变形
层裂
孪晶
位错
相变
分子动力学模拟
摘要:
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金属材料与结构常常受到高速冲击作用。高速冲击诱发的冲击波使金属材料内部的温度、压力、应变率快速上升,引起材料严重变形与损伤,导致关键结构破坏和失效。本质上,金属材料的宏观变形与失效行为是由材料内部微观结构和缺陷演化决定的。高温、高压、高应变率等极端条件下,材料内部复杂的微结构演化及其相互作用使得金属材料在高速冲击下的强度特性非常复杂。为了深入理解金属材料在高速冲击下的宏观力学行为,进一步揭示高温、高压、高应变率极端条件下材料内部微结构与缺陷的演化机理显得非常必要。有鉴于此,本文采用超大规模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并结合基于原子信息的微结构分析及可视化技术,深入研究了体心立方钽(Ta)和面心立方铜(Cu)两种典型金属材料在高速冲击下的宏观动力学响应及其与微介观塑性变形、层裂损伤、结构相变之间的内在关联。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有:(1)研究了多晶Ta在冲击载荷下的宏观动力学响应与微观变形间的内在关联,揭示了外部冲击速度和内部晶粒尺寸对Ta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微观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在0.5 km/s的较低冲击速度下,随着晶粒尺寸增大,Ta的塑性变形从纳米晶界滑动机制主导转变为孪生和位错滑移机制主导;存在一个临界晶粒尺寸,当晶粒尺寸大于该临界尺寸时,Ta的塑性变形由孪生主导进一步转变为位错滑移主导;在1.0 km/s和1.5 km/s两种较高冲击速度下,Ta的塑性流动分别由孪生-退孪和无定形化-重结晶动态主导,而波剖面结构与流动强度对晶粒尺寸依赖性较弱。(2)研究了多晶Ta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断裂及损伤行为,分析了外部冲击强度和内部晶粒尺寸对Ta层裂及微层裂的重要影响,并揭示了其损伤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在0.75 km/s的较低冲击速度下,随着晶粒尺寸减小,Ta的层裂模式由局部晶间断裂主导转变为拉伸区整体空穴失效主导;在空穴失效主导的层裂模式下,孔洞均匀形核-长大可以有效抑制损伤的局部化和层裂面的快速扩展,导致多晶Ta的层裂强度显著提高;在1.5 km/s和1.8 km/s两种较高冲击速度下,Ta呈现出热力学路径主导的微层裂模式,而损伤机制、波剖面结构与层裂强度均呈现较弱的晶粒尺寸相关性。(3)研究了Ta在不同冲击加载路径下的塑性变形行为及其加载路径效应,揭示了Ta在二次冲击下的孪晶-位错转变机制、单次冲击下的纳米晶化机制,以及准等熵冲击下的孪晶多级退化机制。研究表明:在二次冲击下,Ta的塑性变形由孪晶的退化机制、以及位错的增殖和滑移机制主导;在单次冲击下,Ta的塑性变形由无定形化-重结晶机制主导;在准等熵冲击下,Ta的塑性变形由孪生-退孪机制主导,这种退孪机制先后呈现出非共格与共格孪晶界相互作用以及非共格孪晶界自发退化两个阶段。(4)研究了纳米孪晶Cu在冲击载荷下的塑性变形与结构相变行为,揭示了纳米孪晶界滑动导致Cu发生多级结构相变的机理及其强化作用。研究表明:在冲击压缩波作用下,[111]织构纳米孪晶Cu中的孪晶界可发生滑动,从而触发FCC-BCCHCP多级相变,使得Cu的屈服和层裂强度显著提高;触发这种多级相变机制的阈值压力与孪晶层厚呈指数关系。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典型金属材料在高速冲击、准等熵、二次冲击等复杂加载下的动态力学行为,建立了冲击波阵面切应力松弛、动态屈服、层裂强度等宏观力学响应与晶界、孪晶、位错、孔洞等微细观缺陷动态演化间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极端条件下金属材料的复杂流动、损伤与相变特性及其微观机理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先进抗冲击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有指导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