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增材制造
连续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修正系数
摘要:
熔融沉积制造(FDM,Fused Deposition Manufacturing)工艺是一种将熔融态热塑性聚合物进行逐层堆积的增材制造技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比模量等优异性能,将3D打印技术和纤维增强材料结合,能够实现构件精确快速成型及高度自动化,且能降低研发成本。由于FDM采用分层制造,在打印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打印缺陷和材料本身的制造缺陷,这会对材料的承载特征造成影响,为此,本文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开展一系列试验对其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结合理论计算模型进行对比,提出一套考虑成型缺陷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预测方法,并验证了预测方法可靠性,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回顾目前国内外对于3D打印技术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对制备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过程进行简述,详细介绍了复合材料力学分析基础,选择本文研究所采用的失效准则以及力学行为预测方法的介绍。开展了两种准静态试验(拉伸、三点弯曲),试验设计了三组变量。两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增强试件力学行为最佳,芳纶纤维最差;在三点弯曲试验中结果表明,添加连续纤维试件的抗弯强度和刚度是纯基体试件的3.5倍和5.9倍;纤维铺层位置的不同对三点弯曲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且纤维层设计在边缘铺层位置时,试件呈现最佳的力学行为,但是纤维铺层位置对于拉伸试验结果并无影响;不同纤维取向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当纤维取向和拉伸加载方向一致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采用0°纤维取向的碳纤维增强试件拉伸强度为90°时的5倍左右,刚度接近4倍。(2)根据已有的材料参数通过Chamis公式和Huang的桥联模型计算单向连续纤维的刚度、强度,将得出的理论工程弹性常数应用于编译成的渐进损伤失效模型中,拉伸试验中纤维取向为纵向排列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相类似,前半段呈线性变化,当拉伸载荷加载到最大拉伸载荷的30%左右,斜率变缓,此时试件内部已经发生损伤,继续加载到最大拉伸载荷,伴随崩裂声此时试件发生断裂,加载也随之结束,试件断裂的同时也表明纤维增强试件呈现脆性断裂;对于纤维取向为横向排列的试件,此类试件的曲线相类似,初始阶段,应力-应变呈线性变化,由于纤维取向的特点,此时主要的承载相是基体,当拉伸载荷持续增加,基体间出现拉伸损伤并且迅速扩展而影响整体的刚度,曲线斜率开始变缓,当达到最大拉伸载荷时,基体发生开裂,此时加载结束。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准静态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合观察打印材料以及成型试件的微观形貌,发现理论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提出一套考虑成型缺陷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预测方法并将此预测修正方法应用至三点弯曲的数值模拟中进行验证,在三点弯曲中失效过程是首先上层纤维发生压缩损伤,之后发生基体拉伸损伤并迅速扩展,进而导致试件的下层发生纤维拉伸失效,试样整体发生屈服,结果表明预测修正方法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