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调节性B细胞
PD-1+CD8+T细胞
单细胞RNA测序
细胞焦亡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肝内小胆管而产生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与B细胞被认为在PBC中发挥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然而,关于T细胞与B细胞参与PBC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前PBC的治疗方式主要依赖于熊去氧胆酸(UDCA),但该药只能缓解疾病进程,并不能治愈PBC。因此,进一步探究PBC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重点关注调节性B(regulatory B,Breg)细胞和CD8+T细胞在PBC中的作用,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调节性B细胞的异质性及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变化B细胞在PBC中的作用存在争议:一方面B细胞产生与疾病相关的自身抗线粒体抗体与Ig M,另一方面PBC中存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Breg细胞。然而,由于缺乏清晰的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Breg细胞特异性的转录因子,使得目前关于Breg细胞的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另外,虽然Breg细胞在小鼠的多种脏器中均有发现,其在不同脏器中表型与功能的异质性仍需进一步阐明。因此,我们首先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对生理条件下Breg细胞的特性及其脏器特异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一步探究了Breg细胞在PBC中的变化情况并讨论了其在PBC发生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根据数据库中免疫抑制功能相关基因及文献中IL10+B10细胞特征基因的表达情况,我们对Breg细胞进行了鉴定,并发现Fcrl5与Atf3可能作为Breg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随后,我们对不同Breg细胞亚群的表型和功能以及在不同脏器中的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BCR(B cell receptor)分析确定了不同脏器间Breg细胞的克隆扩增关系。此外,根据基因表达和功能通路的差异,我们发现非B10的Breg细胞表现出更加活化的TGF-β信号通路,提示非B10的Breg细胞具有不同于传统B10细胞的免疫抑制特性。我们的这部分工作为Breg细胞的定义提供了新的见解,并阐明了在生理条件下不同脏器Breg细胞的转录表达谱和BCR克隆扩增情况,为探究Breg细胞在PBC中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前期基础。随后,我们利用了一种系统性免疫耐受打破引起PBC症状的dn TGFβRII Aire-/-小鼠模型进行了后续研究。根据Breg细胞的定义,我们通过单细胞RNA测序进一步探究了PBC模型小鼠肝脏中Breg细胞的变化,与对照小鼠相比,PBC模型小鼠肝脏B细胞中Breg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1与Cd74等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其可能具有更强的抗原递呈功能。这为我们探究Breg细胞对PBC的作用提供了基础,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PBC发病机制的理解。***-1+CD8+T细胞诱导肝实质细胞焦亡并促进肝脏炎症自身反应性T细胞尤其是CD8+T细胞在PBC中发挥着关键的致病作用,但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的具体致病机制及是否存在特定的关键致病性CD8+T细胞亚群尚不清楚。我们发现dn TGFβRII Aire-/-模型小鼠中肝脏CD8+T细胞显著增加,而清除CD8+T细胞后,肝脏中淋巴细胞浸润减少,且小鼠生存状态明显改善,这说明CD8+T细胞是该模型小鼠主要的致病细胞。进一步分析CD8+T细胞的亚群发现,肝脏中一群PD-1+CD8+T细胞出现大量扩增,并且产生高水平的γ干扰素(IFN-γ)与颗粒酶Β(granzyme B),与PD-1-CD8+T细胞相比,PD-1+CD8+T细胞具有更高的增殖能力和更强的杀伤性。另外,我们对小鼠肝脏RNA测序结果分析发现,与对照小鼠相比,模型小鼠肝脏中焦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因此,我们猜测PD-1+CD8+T细胞可能介导肝脏细胞发生焦亡,诱发肝脏中的炎症反应,从而在PBC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体外PD-1+CD8+T细胞和肝实质细胞的共培养实验中,表明PD-1+CD8+T细胞能够诱导肝实质细胞发生焦亡。此外,焦亡抑制剂DSF治疗后的模型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且肝脏疾病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说明PD-1+CD8+T可通过诱导肝实质细胞焦亡促进PBC进展。本研究中,我们利用PBC小鼠模型探究CD8+T细胞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功能亚群的变化及其具体致病机制,发现PD-1+CD8+T细胞表现出很强的功能活性与细胞毒性并且能够诱导肝实质细胞发生焦亡,从而为深入理解免疫耐受打破引起的PBC发病机制以及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