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阿芬太尼
瑞芬太尼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阿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分别诱导及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对患者围术期血压和心率的影响,以及苏醒期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恶心呕吐的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0位患者,所有符合纳排标准的病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即为阿芬太尼组(AF组)和瑞芬太尼组(RF组)。AF组采用阿芬太尼30μg/kg诱导,RF组采用瑞芬太尼1μg/kg诱导,AF组与RF组镇静维持采用丙泊酚静脉微量泵输注4-7 mg/(kg·h),AF组镇痛采用阿芬太尼1-1.5μg/(kg·min),RF组采用瑞芬太尼0.3-0.5μg/(kg·min),麻醉医生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及体重分别设定两种阿片类药物初始泵速,并根据BIS值提供的麻醉深度及术中血压心率等进行上下调节直至手术结束停止泵注药物。并记录手术种类、手术时长,五个不同时间点的基础生命体征: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建立气腹T3,拔管即刻T4,统计记录患者这五个时刻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5、睁眼时间T6、指令动作恢复时间T7、拔管时间T8。术后1 h,2 h,6 h,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及整体舒适度评分(BCS评分),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等。结果:最终对两组患者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BMI,ASA分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种类和手术时长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在T1、T4时刻有显著差异(P<0.05),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在T1、T2、T4时刻有差异(P<0.05),心率在T1、T4时刻有显著差异(P<0.05),AF组五个时刻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整体走势比RF组更加平稳。AF组T5、T6、T7、T8时间大于R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2 h、6 h VAS评分AF组小于RF组(P<0.05),24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h、2 h、6 h BCS评分AF组大于RF组(P<0.05),24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百分比RF组明显高于AF组(40%VS 16.7%)。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阿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均可安全有效地完成手术,但在提供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方面阿芬太尼似乎更有优势,且可以降低术后早期疼痛评分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在全麻苏醒期间,瑞芬太尼则表现出更快的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