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装配式桥墩
高墩桥
抗震性能
滞回性能
稳定性
摘要: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以其优异的跨越能力成为极具竞争力的桥型,而桥墩装配式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整体现浇桥墩施工存在的如占地面积大、生产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并可有效降低成本。目前桥梁建设仍以传统现场整体浇筑施工为主,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装配式墩身的研究和应用较少,抗震性能和稳定性能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研究了高墩连续刚构桥装配式墩身的力学特性、抗震性能和稳定性能,内容包含四个方面:(1)对已有装配式桥墩理论和工程实际进行分析,确定适用于本文的研究方向和分析方法。基于整体现浇桥墩和装配式桥墩的试验建立模型,考虑材料单元和本构模型的选取并分析构件接触和边界问题,对试验模型等比例构拟,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数据进行交叉比对。(2)以实际工程设计为依托,以模型拟合理念为基础,构建原桥整体现浇桥墩模型,设计适用于高墩连续刚构桥的装配式桥墩模型,进行桥墩静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分析。以既有装配式桥墩模型为基础调整了恒载轴压比、预应力筋配筋率、桥墩高宽比、桥墩节段数量四组参数,进行拟静力试验,计算设计参数对结构滞回曲线、残余位移、累计耗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力性能方面,装配式桥墩受节段接缝影响,压应力损伤和拉应力损伤分布与现浇桥墩略有区别,但整体静力响应上相似;在抗震性能方面,装配式桥墩残余位移更小,具有更强自复位能力;设计参数影响分析上,主要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预应力筋配筋率、桥墩高宽比、恒载轴压比、桥墩节段数量。(3)计算了桥墩的周期和频率,结合实际工程场地特征选取三条地震波,以墩顶位移时程、墩底剪力时程、墩底弯矩时程作为评价指标,使用动力时程法对整体现浇桥墩和装配式桥墩进行动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桥墩延性优良,结构大位移出现时刻滞后于现浇桥墩,恢复能力强,平均位移分别仅为现浇桥墩位移平均值的48.3%、88.2%、77.4%,拥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但整体性和刚度略逊于现浇桥墩。地震动作用下装配式桥墩节段间接缝处会产生小面积滑移和张开,滑移和张开量随桥墩节段高度升高而减小。(4)建立了桥梁不同施工阶段模型,分析在裸墩阶段、最大悬臂阶段和全桥阶段中,不同工况下装配式桥墩的高墩刚构桥稳定性能,得到性能变化规律,并从稳定性的方面对装配式桥墩进行全桥适用度验证。结果显示,自重对稳定性影响最大,且三个阶段中各工况下最小稳定性系数分别为35.01、17.13、18.97,最大悬臂阶段稳定性最差,裸墩阶段稳定性最好。装配式桥墩在桥梁施工全过程的适配性良好,满足稳定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