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墩大跨弯连续刚构桥
下部结构设计参数
场地土类型
地震响应
抗震适用性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高墩大跨弯连续刚构桥凭借其合理的受力形式、强大的跨越能力、优美的外观、成熟的施工工艺等优点,在桥梁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对于此类生命线工程,一旦在地震中发生破坏,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高墩大跨弯连续刚构桥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本文以西部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选取不同的下部结构设计参数,包括单双薄壁墩、墩截面形式、墩间距、双薄壁墩系梁的刚度及道数,分别构造了36座三跨对称弯连续刚构桥作为计算模型,基于空间刚架结构的有限元方法,利用通用程序ANSYS进行了单因素对比分析,并在对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后,分别输入Ⅰ~Ⅲ类场地土对应的各3条最不利地震波,进行线弹性地震响应分析。以此来研究墩底固结模式下各下部结构设计参数对高墩大跨弯连续刚构桥在Ⅰ~Ⅲ类场地条件下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下部结构各设计参数在每一类场地土条件下如何选取才能使桥梁抗震性能最佳;研究不同场地条件下结构选取同一种下部结构设计参数时各控制截面内力及位移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有:无论结构位于哪类场地,双薄壁空心墩的抗震适用性均要比单薄壁空心墩的好,在截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双薄壁实心墩的抗震适用性要比双薄壁空心墩的好;对于常见范围内(L/20~L/25)的薄壁墩间距的抗震适用性,结构位于Ⅰ类场地时L/22.5~L/25比较好,Ⅱ类场地时影响不大,Ⅲ类场地时L/20比较好;墩系梁刚度大于EI时或设置数量多于一道时抗震适用性反而降低。
本文在大量的数值分析基础上,得出了高墩大跨弯连续刚构桥在不同场地土下的一些有益结论,可供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初步设计及概念设计时参考,也可为重要桥梁的弹性地震设计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