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墩连续刚构桥
温度效应
温度梯度
施工悬臂体系
稳定性
摘要:
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桥梁结构的温度场受太阳辐射、气象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即使是相同类型的桥梁,其温度场的分布也会有较大的变化。针对某一特定地区的研究成果未必适用于其他地区,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桥梁温度场及其温度效应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随着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墩大跨桥梁。此类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尤其当结构处于大悬臂状态,结构的初始几何缺陷、梁体上不对称的施工荷载、风荷载和几何非线性等因素可能对施工过程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故对高墩桥梁的施工体系稳定性的展开深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后亭溪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安装温度场实时监测系统,连续采集混凝土箱梁的实测温度数据,分析了箱梁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借此开展了其对桥梁的施工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后亭溪大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混凝土浇筑后的水化热温度场进行连续观测,选取两种典型天气情况下的温度数据,对比分析了两个不同位置截面箱梁顶板、腹板、底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同一截面各测点的温度几乎同时到达峰值,但混凝土局部尺寸大小对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变化有显著影响,混凝土局部尺寸越小,到达水化热测点峰值温度的时间越短;(2)箱梁截面不同位置处的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水化热产生的混凝土最大温差存在较大的差别,箱梁腹板中部混凝土最大温差明显高于顶板和底板内的混凝土,局部最大温差为21.78℃,混凝土浇筑后20~24h混凝土最大拉应变已达到100με,产生类似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可能性很大,在施工过程中应引起重视。2.日照作用对箱梁温度场影响显著,向阳侧腹板温度明显较背阳侧高。腹板横向温度曲线近似呈现对称分布。中间腹板由于混凝土保温隔热作用,温度变化较小。腹板厚度方向尺寸对腹板横向温度曲线有一定影响,随着腹板厚度减小,温度差出现降低。混凝土箱梁受太阳辐射位置不同影响,腹板横向和底板横向两侧面温差小于箱梁中间与两侧温差即T1 2>T13,而截面竖向温差T1 213。将高温季节最大温度梯度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基于极值统计方法对箱梁温度场实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对实测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的箱梁最不利温度梯度曲线,可获得适合该地区的温度梯度曲线。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温度梯度曲线可知,规范中对温度梯度曲线的规定不能完全符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应根据箱梁的实测数据,求得准确的箱梁温度梯度曲线。3.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模型,并对桥梁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同时针对该桥处于结构最不利状态条件时,在各种荷载工况组合影响下,对结构进行第一类线弹性稳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结构受力合理,符合规范要求,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在静力分析的结果上,进一步考虑了高墩体系几何非线性对结构的影响,计算得到的荷载系数为16.51,与线弹性稳定系数17.64相比,稳定系数下降了6.4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考虑非线性影响时初始几何缺陷对桥梁悬臂施工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将其影响结果与前文所求得相应的稳定系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计及几何非线性时,初始几何缺陷对桥梁施工悬臂体系稳定系数影响明显,最大降幅可达27.90%,因此,在施工中应对高墩的垂直度进行严格把控,以符合规范要求。4.研究结果表明桥墩的墩高越大,对非线性温度场的敏感程度越高。而当墩高较小时,非线性温度场对结构的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小,引起的变化值为10%左右。同时结果表明在温度场的影响下,跨径越大的桥梁,其结构稳定安全系数下降降幅越大。因此对高墩大跨桥梁在非线性温度场的影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在设计中应对其进行充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