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介质结构
三相流动
孔隙尺度
滞留水
油水交互驱替
摘要:
地下水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目前,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其中重非水相污染物(DNAPLs)由于密度较大、穿透性强,在渗入地表后往往会残留在土壤中,并持续向下运移,最终滞留在含水层底部形成长期污染源,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持续威胁。因此,研究DNAPL在多相共存环境下的运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有限体积法结合VOF模型对多孔介质内多相流动进行模拟,研究不同介质结构和油水交互驱替情况下介质内各相饱和度和赋存特征的变化。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良好级配和不良级配多孔介质中,水相驱替气相时,水相均形成小尺度的指进现象,在多孔介质中优先大孔隙通道运移。当驱替结束时,多孔介质内水相体积达到饱和,部分喉道内存在气相滞留。孔隙度相同时,水相的运移速度与介质的非均质性有关,级配不良的多孔介质中水相运移速度更快,饱和度更高;孔隙度大的多孔介质中水相驱替速度更快,水相驱替指进现象更加明显。
(2)DNAPL(油相)、水、气三相驱替过程中,油相运移形成小尺度的指进现象,不良级配多孔介质驱替速度大于良好级配多孔介质驱替速度。随着驱替的不断进行,多孔介质中油相不断增多,油相与水气两相间的压力差不断减小,流体的推动力减弱,驱替速度下降;油相运移优先通过大尺寸孔喉,水相和气相滞留在多孔介质内部非均质性较强区域。颗粒平均粒径越大,油相在多孔介质中的驱替速度越大,驱替结束时油相的饱和度也随之增大,但油相体积分数受其影响程度越来越小。亲水介质在三相驱替过程时驱替速度以及油相饱和度均大于疏水介质,疏水介质在驱替过程中指进现象更加明显。
(3)油水交互驱替时,水驱通道逐渐增多,油相与水气两相的接触面积增大,滞留在多孔介质中的油相和气相减少。油相和水相达到饱和时的体积分数受油水交互驱替次数影响,油水交互驱替次数增加,多孔介质中油相不断增加,水相和气相不断减少,但影响程度逐渐降低。滞留在介质中的水相体积随油水交互驱替次数的增加变得更少,分布更加分散。仅增大水驱速度对油水交互驱替结束时的油相饱和度影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