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孔隙尺度模拟
反常弥散
多孔介质
胶结度
分选度
死端孔隙
摘要:
近年来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且由于由固体颗粒堆积构成的多孔介质连通性好,污染物更容易进入其中造成地下水污染。长期以来,传统对流弥散模型(ADE模型)被用来模拟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过程。传统ADE模型将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过程描述为溶质羽的质量中心以平均流体流速沿主流动方向匀速迁移,而溶质羽在其质量中心周围的弥散行为可以用Fick's定律刻画。在该描述下溶质弥散系数为常数,溶质羽空间一阶矩、二阶矩均随时间线性增大。然而,越来越多的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过程表现出很多系统偏离传统ADE模型预测结果的现象。如穿透曲线BTC与传统ADE模型预测的结果相比,常常存在首次穿透提前、完全穿透滞后的现象,即早穿透和后期长时间拖尾现象。另外,溶质弥散系数常常随运移时间增大而不是传统ADE模型预测的为常数,溶质羽空间一阶矩、二阶矩常常随运移时间非线性增大,这种现象被称为尺度效应。表现出以上早穿透、拖尾及尺度效应现象的溶质运移过程称为非菲克运移或反常运移。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需要精确预测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早期及后期穿透行为。另一方面,深刻理解多孔介质中的尺度效应,有助于提高多孔介质溶质运移预测精度。因此,对多孔介质溶质反常运移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已有研究表明,多孔介质微观结构对溶质反常运移行为有较大影响,固体颗粒胶结度、分选度以及多孔介质中广泛存在的死端孔隙,对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几何特征有显著影响。然而,针对不同胶结度和分选度的多孔介质中溶质反常运移行为特征及其内在机理、死端孔隙对溶质运移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在孔隙尺度上研究了固体颗粒胶结度、分选度不同的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行为特征及其内在机理。同时,研究了死端孔隙中,溶质滞留时间的概率分布形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死端孔隙对溶质运移的影响。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不同胶结度的二维、三维多孔介质中孔隙尺度上的溶质运移模拟结果均表明,当胶结度增大时,溶质运移早穿透、后期拖尾现象均有所增强,其中拖尾现象的增强更加显著。同时,穿透曲线BTC越来越偏离传统ADE模型预测的结果,溶质运移过程更加反常。三维多孔介质中溶质羽空间矩及传递函数模拟结果表明,当胶结度不同时,溶质运移过程中溶质羽空间分布随时间的演化行为也完全不同。胶结度大的多孔介质中,空间二阶矩不再随时间线性增大,而是以幂函数的形式增大。尺度效应明显增强。另外,随着胶结度增大,溶质运移传递函数中逐渐出现停滞浓度峰,且胶结程度越大,停滞峰峰值越大、持续时间越长。(2)不同胶结度的多孔介质中流场模拟结果表明,当胶结度增大时,二维、三维多孔介质中流场特征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随着胶结度增大,流场非均质性明显增强,流速概率密度函数分布更加发散,且不流动区域、优势流区域明显增多。溶质运移连通系数CT及传递函数随时间的演化行为表明,正是以上流场特征变化导致了不同的溶质运移行为。(3)在由不同粒径的两种固体颗粒掺杂、堆积构成的多孔介质中,当Rb从0.0逐渐增大到1.0的过程时,溶质运移反常程度存在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且当固体颗粒粒径、流体平均流速、溶质扩散系数改变时,对应于反常程度最大和最小的Rb值即Rbmax、Rbmin基本不变。(4)在不同死端孔隙中,溶质粒子等待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具有相似的形式,即在前期随时间按幂律衰减,后期逐渐转变为指数衰减。两种衰减形式转变时刻与死端孔隙长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溶质扩散系数成反比。众所周知,等待时间随时间按幂律衰减表明溶质运移过程为反常运移过程,等待时间随时间按指数衰减表明溶质运移过程为菲克过程。因此,死端孔隙长度对溶质反常运移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