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CMT电弧增材
高强钢
不锈钢
等轴晶
偏析
裂纹
摘要:
本文基于贝壳生物,参照其“砖-泥”结构高强韧性原理,使用ER 120S-G高强钢和316L不锈钢焊丝,结合CMT电弧增材技术制备一种异质异构软硬交织结构的增材件,通过研究其增材件组织及性能,旨在探究其组织和性能对增材件高强高韧影响规律。
首先,对高强钢与不锈钢单道成形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其单道成形规律、送丝速度对宽高比的影响、以及增材电流、电流-电压波形图特征,确定出良好的成形工艺,分别为高强钢焊接速度为4mm/s,送丝速度为4.5m/min;不锈钢焊接速度为4mm/s,送丝速度为4m/min,制备不同结构比例的异质异构增材件。随后对增材件组织进行分析,高强钢区域下,组织多为马氏体和贝氏体,少量奥氏体;不锈钢区域中主要为奥氏体组织和铁素体组织,而在两种混材增材件中,重熔区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通过EBSD和扫描电镜检测技术发现纯材和异质异构增材件中平行于沉积方向的织构生长强烈,这与电弧增材时散热速度快的方向一致,异质异构下的增材件比纯材增材件中的晶粒尺寸要小,且晶粒趋向于等轴化。而且在增材过程中,Mn、Ni元素容易在晶界中富集。
其次,对异质异构增材件力学性能以及断裂裂纹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在纯高强钢增材件中,硬度平均值在350HV左右,波动范围在300~400HV之间,纯不锈钢增材件中,硬度平均值在175HV左右,波动范围在150~200HV之间,而在异质异构增材件中,其硬度介于两者之间,且随着高强钢比例的增大其硬度更接近于纯材。抗拉强度中,Z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大于X方向上,最高可达1229.1MPa,最低为504.3MPa。而断后延伸率X方向上比Z方向上要好,在异质异构增材件中,其抗拉强度和断后延伸率随着高强钢比例的增加,前者更接近纯高强钢增材件,后者则逐渐接近纯不锈钢增材件。当裂纹进入增材件时,会出现45°偏转,进入高强钢区域时,主裂纹呈锯齿状,且会出现明显的裂纹增值情况,而进入不锈钢区域时,主裂纹发生偏转,且裂纹在扩展中发生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区。
最后,通过热处理过后的增材件其组织、性能与沉积态增材件相比出现较大的变化,奥氏体晶粒中Mn、Ni、Cr大量富集,晶界处Si、Mn、Ni、Mo含量都有所减小,而Cr和Fe含量增加。C元素出现少量偏析,Cr元素含量较少但分布较均匀,Mo元素大量存在于铁素体中。而硬度和抗拉强度较之沉积态都有明显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