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CMT
主动冷却
复合超声
奥氏体不锈钢
摘要:
电弧增材制造(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具有材料利用率高沉积效率高、成形尺寸大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奥氏体不锈钢综合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石油化工,电弧增材制造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但奥氏体不锈钢导热性较差,增材制造过程中易产生较为严重的热积累,影响成形质量及力学性能。本文以SUS321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基于调控熔池温度与改善凝固过程的学术思想,提出主动冷却与复合超声协同的双外场辅助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系统研究了单一外场及双外场协同对CMT增材制造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相关机制,获得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
(1)模拟结果表明:与无辅助工艺相比,水冷辅助增加了熔池的传导散热,冷却速度显著提高,促进细小等轴晶形成。原位超声振动的声流效应有效促进等轴晶形成并细化晶粒,随凝固过程进行,促进等轴晶形成的作用减弱,细化晶粒的作用先降低后增加。水冷与原位超声振动协同作用促进细小等轴晶形成。
(2)各工作模式的单道单层沉积层均无气孔裂纹等宏观缺陷,CMT模式的熔深最浅,沉积层组织为奥氏体与少量蕾丝状、针状δ铁素体,CMT模式δ铁素体体积分数最高。薄壁组织与单道单层相比δ铁素体体积分数较少,晶粒较大;随热输入增加,晶粒粗化,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延伸率均降低;随层间温度升高,尺寸精度下降,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延伸率均降低,各向异性增加,层间温度升高造成的层间软化现象是薄壁各向异性增加的主要原因。热输入为200 J/mm、层间温度为50℃,薄壁尺寸精度与力学性能均最优。
(3)水冷辅助使薄壁尺寸精度提升了 27%,提升效果优于气体冷却辅助。水冷辅助细化晶粒,减少Cr、Ni与C的偏析,增加蕾丝状δ铁素体体积分数与位错密度。水冷辅助对强度无显著影响,延伸率降低17%。水冷辅助增加了由蕾丝状δ铁素体组成的δ铁素体团的体积分数,进而增加了拉伸过程中的低KAM值区,此外,水冷还细化了晶粒提高了临界孪晶应力,二者共同作用使拉伸过程中产生的孪晶减少,降低延伸率。水冷辅助作用距离增加,对熔池的影响降低,精度降低,组织粗化,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均降低,延伸率升高,实施水冷辅助作用距离应控制在40 mm内。
(4)最佳原位超声振动振幅为80 μm,作用距离为15 mm;最佳超声冲击振幅为80 μm,作用时间为0.66 s。原位超声振动促进熔池向薄壁两侧发生不规则坍塌,降低薄壁精度。与无辅助工艺相比,原位超声振动通过空化效应与声流效应使样品获得均匀等轴晶,使屈服强度提高10%;层间超声冲击通过引入大量亚结构使样品屈服强度提高32%,层间超声冲击对屈服强度的影响大于原位超声振动。原位超声振动协同层间超声冲击的复合超声使屈服强度提高了 41%。
(5)提出了水冷与复合超声协同的双外场辅助CMT增材制造技术。双外场辅助薄壁的尺寸精度优于复合超声,与无外场相当。沉积过程中水冷显著增加熔池冷却速度,抑制声流效应,细化组织,同时空化效应破碎枝晶,使沉积层拥有良好精度的同时获得均匀细小等轴晶;层间超声冲击引入大量亚结构,进一步改善组织,提高强度。薄壁屈服强度为442 MPa,较传统铸态和普通CMT增材显著提高,接近SLM与LMD增材;延伸率保持在50%以上,与铸态及普通CMT增材相当,高于SLM与LMD增材,实现了高强度与高塑性,双外场同时改善了尺寸精度与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