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植烟土壤
肥力现状
演变趋势
湖北省
摘要:
湖北省作为中国烟草主产区之一,已有10余年未开展系统性的土壤肥力普查工作,现有的资料、数据已不能满足当前烟叶生产的需要。本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襄阳市、十堰市和宜昌市四大典型植烟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密度取样,对植烟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湖北省植烟土壤的肥力特征;采用原位点对比的方法,研究了近10余年来烟草长期连作土壤的养分变化趋势,以期为湖北省植烟土壤合理施肥与保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植烟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植烟土壤容重为1.02 g/cm3,容重≤1.00 g/cm3的样点占比42.12%,结构性良好;土壤毛管孔隙度大于40.00%的样点占比69.11%,细孔隙较多;土壤质地以粘壤和粉壤为主,黏土占比仅为3.33%;耕层厚度为19.7 cm,耕层偏浅;p H总体处于适宜水平,部分区域酸性较强;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分别为25.8 g/kg、14.0 cmol/kg,处于中等水平;全氮、碱解氮分别为1.67 g/kg、121.3 mg/kg,处于中偏高等水平;全磷、有效磷分别为1.0 g/kg、56.7 mg/kg,处于高等水平;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分别为23.6g/kg、351 mg/kg和633 mg/kg,分别处于中偏高等水平、较高水平和中偏高等水平;交换性钙为1824 mg/kg,处于较高水平;交换性镁为102 mg/kg,处于中等水平;有效铜、有效锌分别为1.89 mg/kg、2.80 mg/kg,处于较高水平;有效硫为114.68 mg/kg,处于高等水平;有效硼、水溶性氯分别为0.87 mg/kg、26.81 mg/kg,处于中等水平;有效钼为0.36 mg/kg,处于高等水平;有效镉为0.22 mg/kg,处于低等水平;土壤全硒含量(恩施州)为0.60 mg/kg,处于富硒水平;蚯蚓密度为3条/m2,低于健康土壤标准,群落物种多样性差异小。
(2)通过与2011年样点土壤肥力指标对比分析表明,湖北省植烟土壤酸化趋势明显,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较明显。2011-2022年10余年间,植烟土壤p H降低了0.4个单位,降低的样点占比为68.18%;有机质含量下降了2.56 g/kg,降低的样点占比为63.64%;碱解氮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有效磷含量上升了32.92 mg/kg,上升幅度较大,升高的样点占比为74.24%;速效钾含量上升了180 mg/kg,上升幅度大,升高的样点占比为87.88%。恩施州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增加极为显著,有效锌、有效硼含量增加较为明显,交换性镁含量趋于稳定。10余年间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增加了20.52 mg/kg,上升速度较快,大于20.00mg/kg的样点占比从0.72%增加至61.79%;有效锌含量增加了2.02 mg/kg,大于3.00mg/kg的样点占比从0.69%升高至45.67%;有效硼含量增加了0.65 mg/kg,大于1.00mg/kg的样点占比从0.47%升高至25.71%;交换性镁含量降低了18 mg/kg,降低幅度较小。
综上所述,根据湖北省烟区土壤的肥力特点,在烟草生产中应降磷、控钾、降硫、降氯,合理调整烟草专用复合肥的配比;因土施硼、镁、钼肥;对p H<5.5的土壤,应适施石灰,调节酸度;增施有机肥或者生物有机肥,推广“绿肥还田”;局部区域通过“深耕”等措施构建合理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