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玄武岩纤维
冻融损伤
本构方程
细观特性
粘弹性
疲劳
摘要: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水分与低温共同作用下,会发生严重的冻融损伤破坏,季节冻土区的道路工程受到的破坏作用更加显著。掺入纤维是一种常见的改善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及抗冻融能力的技术手段,玄武岩纤维是一种逐渐开始推广应用的矿物纤维,可以起到加筋、分散、吸附、稳定、增粘等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近年来,我国已逐渐开展对玄武岩纤维的生产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规范,对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进行推广。季冻区存在严峻的冻融气候条件,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下的力学性能衰变规律与机理还尚不明确,这阻碍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季冻区的推广。虽然沥青混凝土冻融损伤宏观性能研究早已开展,但其宏观性能的冻融损伤研究依然不够全面,对于冻融循环的裂缝扩展认识不够深入,在细观层次上其损伤破坏过程与机理也不明确,对于复杂的力学性能如粘弹性能、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也较少。冻融循环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还需要深化。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季冻区沥青混凝土冻融循环损伤模型及细观特性研究”,和吉林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水-温耦合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损伤特性及机理研究”,对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细观特性、低温特性、声发射特性、高低温粘弹特性、疲劳特性及这些性能的冻融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普适冻融损伤演变预测模型,明确了冻融循环的损伤作用机理。本文对于降低冻融循环对沥青路面的影响,推进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开展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玄武岩纤维对SMA-13型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制备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和普通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条件下对两种沥青混合料的常用路用性能指标的衰变规律进行了研究,测试指标包括:稳定度、抗压强度、劈裂强度、间接拉伸劲度模量、低温劈裂强度、小梁低温弯曲强度和应变。基于损伤与可靠度理论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损伤演化模型。结合室外环境下的路用性能试验,对季冻区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寿命进行了预估。探寻了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模型指标影响,及对沥青混合料实际使用寿命的影响。(2)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冻融循环条件下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细观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对沥青混合料的细观孔隙进行分类,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大中小孔隙在冻融循环下的各自变化规律,将冻融循环的作用效果分解成冻胀作用和水侵蚀作用,通过分析面积和周长变化间的区别来分析两种作用的效果。探寻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特性变化规律,表征冻融循环对沥青混合料的损伤机理,分析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改善效果及机理。(3)对冻融循环下的低温抗裂性能进行研究,并通过声发射技术进行了监测。对冻融循环下的低温劈裂试验的劈裂强度、破坏应变、劲度模量、应变能指标进行研究。描述了低温劈裂试验中冻融循环后出现的应力-应变曲线的非线性特征变化,并提出了非线性指标,建立了冻融循环后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下的统计损伤本构方程,并通过声发射技术对加载过程进行监测。通过声发射试验获取的声发射参数来分析在加载过程中沥青混合料内部的微裂缝的发展规律,分析玄武岩纤维和冻融循环作用对微观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4)对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粘弹性能及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粘弹性参数变化进行研究。采用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的单轴静态蠕变试验,借助Burgers蠕变模型,分析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粘弹性能的影响。在选定的温度和应力条件下,分析冻融循环对高温粘弹性参数的影响。采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小梁低温弯曲蠕变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对低温粘弹性能的影响,对蠕变柔量与松弛模量之间进行了转化,从而分析松弛特性的变化。选取合适的应力条件,对冻融循环作用下的低温粘弹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冻融循环对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粘弹性参数的影响。(5)对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及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疲劳性能变化进行研究。利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玄武岩纤维对疲劳试验过程中劲度模量、滞后角、耗散能等参数变化规律的影响,从而明确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改善机理。利用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确定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方程。选用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变化,建立玄武岩纤维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疲劳寿命方程,分析冻融循环对疲劳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