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金发草
丛毛羊胡子草
抗早性
胁迫
摘要:
本试验选择两种自然状态下生长在岩石边坡上的野生植物金发草[Pogonatherum panideum(Lam.)Hack]和丛毛羊胡子草(Erioophorum comosum Nees)为研究材料,以目前植被护坡中最常用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和PEG模拟干旱胁迫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抗旱生理、形态指标的变化状况,以期对其抗旱适应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适用于岩石边坡治理植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 1、盆栽试验 1)干旱胁迫初期(0~5天),两种野生岩生植物植株仍能生长,表现为叶长、叶宽、部分干物质量以及地下部分干物质量均有所增加,而对照狗牙根则均减小。胁迫后期所有材料各形态指标值均减小。 2)干旱胁迫下,各试验材料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但不同草种的增加幅度不同,金发草叶片相对电导率比未胁迫时增加了48.65%,羊胡子草增加了15.81%,狗牙根增加了68.82%;所有材料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两种野生岩生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小幅上升后持续下降,而狗牙根则一直呈下降趋势;两种野生岩生植物丙二醛呈持续增加趋势,控水15天,狗牙根丙二醛含量。 2、PEG-6000(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试验 PEG胁迫下,植株形态指标变化与盆栽试验一致,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与盆栽试验不完全一致。全部材料可溶性蛋白胁迫后呈持续下降趋势,丙二醛呈先升后降趋势,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一致。 3、两种野生岩生植物适应干旱的途径 盆栽和PEG模拟胁迫试验表明,羊胡子草适应干旱的方式以耐旱性为主,而金发草适应干旱的方式既包括耐旱性又包括御旱性。 综合分析各项生理形态指标:三种草抗旱性强弱顺序为:丛毛羊胡子草>狗牙根>金发草。盆栽试验中,两种岩生植物电导率、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蛋白与土壤含水量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盆栽与PEG试验均表明此四项生理指标间相关性较好,能很好的反映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抗旱性。因此,研究金发草和丛毛羊胡子草抗旱性时,电导率、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作为衡量抗旱性能的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