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三工河组二段
沉积微相特征
优势相带预测
摘要:
准噶尔盆地发育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交汇区,盆地内油气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勘探历史。近年来坚持“跳出断裂带,走向斜坡区”勘探思路,勘探工作由源边断裂带构造勘探逐步转变为源内主体区的岩性勘探,特别是玛湖凹陷作为重要的生烃凹陷,已逐渐成为寻找油气资源的热点地区。随着地质认识不断深化,在砂砾岩扇控大面积成藏模式的指导下,首先在玛湖凹陷南斜坡区二叠系、三叠系等层系中获得工业油流,随后利用老井复查结合探井布控,又在中浅层的侏罗系取得重要发现。玛湖凹陷具有多层系立体成藏特征,含油层系较多,由于成藏背景不同,地质特征复杂。目的层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具有埋藏浅、开发效益较好的特点,但受制于含油砂体薄、横向变化快、目标预测难度大等现实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地质认识,研究成果相对分散。本文以地质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为理论指导,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岩心资料、测井、录井资料,对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和沉积微相展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地震反演技术,预测了玛湖A、玛湖B区块有利区的砂体分布,取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岩心观察、钻井、录井等资料,将玛南斜坡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划分出1个长期旋回、2个中期旋回和6个短期旋回,将目的层位J1s2~4砂层组进一步细分为2个小层;纵向上,三工河组二段到三工河组三段表现为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到前三角洲的退积过程,演化规律清楚。(2)根据区域地质背景调查结果,结合测井解释和现场岩心观察描述,认为玛湖A、玛湖B区块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进一步可细分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分流间湾等微相;水下分流河道频繁摆动形成的砂体为主要的储集体,岩性主要为细粒长石岩屑砂岩,沉积构造类型丰富。(3)采用测井相分析和地震反演技术,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了刻画。依靠这种井震结合的方法划分的沉积微相更具备实际的地质意义,据井震结合刻画的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划分了沉积微相的优势相带,指导了玛湖A区块北部的扩边钻探,取得了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