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均三唑稠杂环
合成工艺
结构表征
核磁共振
理论计算
摘要:
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合成、结构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是医药化学和农药化学的研究热点。均三唑并噻二唑和均三唑并噻二嗪型稠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寄生虫、止痛、杀菌、抗真菌、抗病毒、消炎、植物生长调节等。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研究成果如下: 1,合成了一系列的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及晶体结构解析;2,对二十七种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嗪类化合物微观结构的研究中,利用1HNMR,13CNMR,系统而详细的讨论了这类化合物的主体结构及其取代基质子与碳原子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得出了这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特征,将HSQC,HMBC两种量子相关二维实验应用于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3,运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和HF方法,在恰当基组水平上,用GAUSSIAN03程序提供的GIAO方法研究了4-氨基-5-巯基-均三唑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并结合1H-15NHSQC和1H-15NHMBC以及变温核磁共振实验方法,确定了4-氨基-5-巯基-1,2,4-三唑在溶液中是以硫酮的形式存在。在优化结构和计算核磁共振谱时,选择基组非常重要,结果表明较小基组不能获得较好的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