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杂环化合物
过渡金属
铜催化剂
银催化剂
Click反应
摘要:
高速,高效,高选择性的构建杂环化合物一直是现代有机合成化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离不开碳—碳键与碳—杂键的构建,而这也是整个有机合成化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只有通过碳原子、杂原子间的有序链接,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复杂分子。
在工业合成中,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倾向于采用传统和常规的合成手段来构建杂环化合物,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些常规的反应更为可靠、易于掌控,但是这一类反应却往往伴随着大量副产物的浪费以及较低的产率。近四十年来,随着金属有机化学的迅猛发展,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已经成为构建新的碳—碳键和碳—杂键最为可靠和有用的工具之一。随着金属有机化学的蓬勃发展,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也被推向了新的高潮。各种各样的金属试剂以及丰富多样的反应底物如雨后春笋般参与到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过渡金属参与的合成杂环化合物的新方法。这些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反应代表的是更为绿色、更为高效的合成手段,避免了大量副产物浪费的同时,还能从简单的化合物出发,合成出凭借传统方法难以合成的、兼容多种复杂官能团的杂环化合物。这些新的合成方法在进入人们视野后正逐渐被人们所接收,并陆续开始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当中。
现如今,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化学家们对于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构建出杂环化合物,而是要追求高速、高效、高选择性的构建杂环化合物。如何运用过渡金属催化的方式实现多种杂环化合物高速、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将是化学家们不断去发掘和开拓的广阔天地。
本论文首先综述了杂环化学的发展历史和过渡金属参与的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的发展概况。本论文以过渡金属银和铜作为催化剂或氧化剂,利用简单易得的起始原料,发展出了一系列新型的高速、高效、高选择性的分子间环加成反应,成功实现了吡咯杂环和吲嗪杂环的合成,并利用在线红外、在线质谱等手段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
(1)实现了末端炔烃与异腈的环加成反应,高效、高选择性、高产率的制备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多取代吡咯杂环化合物,并第一次提出了银催化“Click”反应的概念,即银和末端炔烃的组合可以很好的与另一分子的底物进行高效、高选择性的交叉偶联反应。该概念的提出丰富和完善了“点击化学”,为“点击化学”快速、高效构建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库提供了新的思路。
(2)实现了铜、银共催化的2-甲基吡啶类衍生物与炔烃参与的分子间氧化环化反应,高效、高选择性的制备得到了一系列的多取代吲嗪杂环及其衍生物。与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通过分子内环化反应来构建吲嗪杂环的方法相比,该反应从简单的起始原料出发,不需要预先对炔烃进行复杂的官能化。从有机合成方法学的角度看,该一步构建多取代吲嗪环的方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在线红外等手段对该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证明了铜、银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能分别活化不同的反应底物,并成功分离出了一种新的二价铜络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3)实现了2-甲基吡啶类衍生物与β-取代硝基烯烃参与的分子间氧化环化反应,高效、高选择性的制备得到了一系列的多取代吲嗪杂环及其衍生物。该反应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添加剂,反应条件极其简单、绿色。同时,反应原料廉价易得,产物分离纯化方便,反应易于操作。从有机合成方法学的角度看,该一步构建多取代吲嗪杂环的方法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对于β-取代硝基烯烃参与的环化反应中离去的硝基基团的去向第一次给出了直观的证据,通过在线质谱证明了N20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