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自我雇佣
信贷约束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的要求。由于近几年受到经济转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更是给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稳住居民就业,是稳住经济基本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基础。而自我雇佣作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减少贫困、培育创新精神、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革命的纵深推进,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日益融合。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于大数据带来的金融发展,为我国居民的自我雇佣带来了新的机遇。它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居民也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降低了居民的融资成本,从而促进居民自雇。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居民自雇受到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对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自雇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其次,根据职业选择模型提出相应假说,即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能通过缓解居民信贷约束和提升居民金融素养两个渠道影响居民自雇,并进一步做出实证检验。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7)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利用Logit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影响居民自雇。为了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本文在城乡家庭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展开比较。为了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个体的影响差异,本文根据家庭收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居民进行分类,并分别展开回归。为了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自我雇佣的中间机制,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从金融知识、信贷约束两个方面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居民的自我雇佣。(2)在不同区域环境下,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对资源禀赋低的地方居民的促进效应更大,这显示出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效应。(3)对于拥有不同资源的个体,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受教育程度更低,来自低收入家庭以及低社会资本家庭的居民自雇促进效应更大。(4)最后,本文通过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自我雇佣的中间机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通过缓解信贷约束促进居民的自我雇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