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劳动过程
劳动控制
主体性
液化劳动
摘要:
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持续发展演进,用工制度多元化与弹性化趋势日益凸显,非标准雇佣劳动者持续增多,非正规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而这一与国际接轨的现象背后是多元化劳动形态及由此引发的不稳定劳动的蔓延,并指向微观层面劳动的持续液化。弹性就业背景下,液化劳动者劳动过程主体化特征突出并派生其工作自主性的显著增强,但这一劳动者主体性的恢复却不似经典理论预设般地将劳动者引向自由与解放,而是指向经验层面诸多劳动者的劳动强化现象。
基于既有研究及相关讨论,本文以劳动液化背景下“主体化劳动过程与工作自主性何以指向劳动强化?”这一疑问为出发点,在既有“他者剥削”与“自我剥削”解释路径的启发下聚焦典型液化劳工,即自雇家装工群体而展开研究,并于实际经验观察中发现其独特的劳动强化表现形式——“加‘工’出‘口碑’”中“他者剥削”与“自我剥削”的共存现象。
因此,由这一经验现象出发,基于既有研究分析框架指导,本文尝试将两种解释路径均纳入到对于研究对象的观察与分析之中以更全面地对其劳动强化现象所指向的本质论题,即劳动过程研究中“劳动控制—劳动者主体性回应”的经典议题展开探究。
结合既有文献指引与个人相关思考,本文聚焦建筑装饰业下家装领域涂饰工程自雇劳动者,即自雇家装油工群体的劳动过程,经由与受访者的深度访谈,辅以文献资料分析与观察补充,力图尽可能地对这一劳动模式具有独特范畴化特征的劳工群体及其劳动过程进行相对扎实的呈现与分析,文中相关讨论可主要归纳为:(1)对自雇家装工的微观劳动过程及其主要环节进行简要介绍及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及分析工人劳动过程中工作自主性与劳动控制的并行现象;(2)基于“确立规范”与“常态规范”两种控制思路分析自雇家装工所面临的劳动控制,并尝试对此两种控制思路微观作用机制间的关联及二者的嵌套控制作用展开探究;(3)基于“主体性过剩”现象探究自雇家装工在其劳动过程中主体性回应的形式及特点,并进一步对其接受并认同自身劳动条件的内部交换图式以及外生于劳动过程的因素对于工人主体性回应的影响与形塑作用展开论述。
基于既有研究启示与研究对象实际,本文主要结论为:(1)表现为“接活谈价—主体劳动过程—验收结款”的自雇家装工劳动过程因行业内生产组织架构、灵活用工模式以及非正式管理规范而呈现出高度的劳动者工作自主性,但也同时隐含完整控制系统要素,因而工人自主与劳动控制并行于其中;(2)在劳动控制方面,“确立规范”与“常态规范”控制思路分别以具体规范与规范化机制作用于个体行为与整体劳动者流通,并分别借助技术控制与“口碑”经营的微观作用机制前置与后置作用于自雇家装工的主体劳动过程进而推动工人外驱与内驱的劳动强化,且独立作用机制之外二者的嵌套控制亦持续作用于工人的项目链与职业轨迹;(3)在主体性回应方面,自雇家装工的抵抗回应总体呈现温和性与“有限抵抗”特征,工人的认同既在劳动过程中被制造,也为外生于劳动过程的社会生活因素所形塑而展现出“移植认同”特征,并经由“吃苦挣钱”的内在交换图式而得以维持。
最后,本文围绕研究发现及相关迷思展开一定论述,结合“社会化小农”视角对研究发现之解读思路予以补充,并进一步以“劳动液化、劳动过程主体化及不稳定劳动间的辩证关联”、“劳动者生产领域特性向生活领域的蔓延及其后果”、基于研究对象特质的“液化劳工职业生涯良性发展”议题为线索展开延伸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