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村
自雇
中老年人
抑郁症状
结构方程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国内45岁及以上的农村自雇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描述不同特征下农村自雇中老年人的抑郁情况,探讨影响农村自雇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为预防中老年人抑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使用SPSS27.0和Excel2016对农村自雇中老年人的抑郁现状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状况进行多因素分析,使用AMOS24.0软件对农村自雇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和抑郁情况之间的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引入中介变量自评健康状况来研究影响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的因素。
结果: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3661名农村自雇中老年人,人口构成上,男性占比49.39%,女性占比50.61%,45~60岁占比49.14%、60~75岁占比46.33%以及75岁及以上占比4.53%,吸烟率为29.55%,饮酒率为32.83%。
2、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现状:本研究中,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人数1374人,抑郁率为37.53%,抑郁得分总均分为8.70,标准差为6.431。男性抑郁率36.80%、女性抑郁率38.30%;45~60岁抑郁率37.00%、60~75岁抑郁率37.00%以及75岁及以上抑郁率48.20%。认知功能正常抑郁率42.59%、轻度障碍抑郁率35.47%、中度障碍抑郁率34.60%、重度障碍抑郁率36.13%。
3、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的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与低年龄组相比,高年龄组的抑郁率相对较高,75岁及以上抑郁率最高为48.20%;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抑郁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的抑郁率最低为40.10%;不同自评健康状况的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自评健康状况越好,抑郁率越低,其中自评健康状况好抑郁率最低为36.50%;不同认知功能的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认知功能程度不同,抑郁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认知功能正常组抑郁率相对较高,为42.59%;不同生活满意度的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与满意组相比,不太满意组和不满意组抑郁率抑郁率相对较高,其中生活满意度不满意的抑郁率最高为47.00%;不同健康满意度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极其满意抑郁率34.90%、非常满意抑郁率34.70%、比较满意抑郁率38.70%、不太满意抑郁率36.20%、不满意的抑郁率最高为44.80%;不同子女满意度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子女满意度越满意,抑郁率越低,其中极其满意抑郁率最低为34.40%。
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年龄(与45~60岁相比,OR=1.542)是产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08);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与文盲相比,OR=0.727)、自评健康状况好(与自评健康状况差相比,OR=0.802)、认知功能重度障碍(与认知功能正常相比,OR=0.762)是产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P<0.05)。
5、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自评健康状况对抑郁症状具有直接效应,效应值大小为0.025(P<0.001)。此外,自评健康状况在认知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03(P<0.01)、-0.001(P<0.01)和-0.002(P<0.01),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724%、0.685%和0.680%。
结论:1、当前我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发生率较高,有超过三成的农村自雇中老年人表现出抑郁症状,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影响中国农村自雇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指标有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子女满意度、健康自评状况评价以及认知功能等因素,主要包括的危险因素有:高年龄人群、受教育程度低、自评健康状况差和认知功能强等。
3、中介结构模型显示:认知功能不仅对抑郁症状有直接影响,还能通过自评健康状况这一中介变量影响抑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