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风-光-火-抽蓄
机会约束
优化调度
低碳经济
可信容量
摘要: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然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会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造成电力电量供需平衡难度逐步加剧,多能互补技术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契机。因此,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对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系统低碳经济运行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介绍了多能互补联合发电系统的结构,将新型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概念量化为电力电量平衡,构建了抽蓄、风电、光伏、火电出力特性模型,从效益和环境角度对火电机组的调峰特性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抽蓄电站基于时间维度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为联合系统低碳优化运行奠定基础。
(2)建立了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风-光-火-抽蓄联合系统低碳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模糊机会处理功率平衡约束,并耦合阶梯式碳交易,引入置信区间表征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将火电机组运行成本、弃风弃光惩罚成本、抽蓄电站运行成本以及碳排放成本构成的综合成本最低作为优化目标,最后,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系统的综合运行成本减少了 24.5万元,CO2排放量减少了 1761.5t;风光渗透率为44%时,联合运行系统的综合运行成本和CO2排放量达到最低值,分别为899.0万元和6854.0t;风光置信度从0.65增加至0.90时,弃风光率减少了 13.6%。
(3)构建了考虑需求响应资源的风-光-火-抽蓄联合系统短期多时间尺度日前-日内优化调度模型。在负荷侧引入需求响应资源,日前优化调度中以可调度需求响应价格最低为优化目标。日内的优化目标是联合运行系统的运行成本最低,有效的减小了负荷的峰谷差,以15min为一个调度运行周期,算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尺度的精细化,“负荷需求响应+储能”的调节,能够减少了系统的综合运行成本292.5万元,降低了 CO2排放量152.8t,验证了模型的优越性。
(4)建立耦合等效容量法的风-光-火-抽蓄联合运行系统容量可信度及综合能效评估模型。制定了抽蓄电站两种调峰运行策略,提出了抽蓄电站综合能效三维指标,量化抽蓄电站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综合能效特性,评估了风电、风电-光伏、风电-光伏-抽蓄的等效容量,并计算抽蓄电站在两种策略下的机组容量效率、机组调峰容量、机组环境效益综合能效指标。评估结果表明:抽蓄电站将可再生能源的容量可信度提高了 6.5%,容量利用率提高了 11.5%,峰谷调节系数提高了 7.4%,减少的CO2排放量平均为6633.3t,验证了构建模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