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戊曲酯
紫堇灵
乳腺癌
MS4A1
脂质代谢
肿瘤免疫微环境
摘要: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其病例居全球新发癌症患者总数量之首,对女性造成的身心伤害极大。三阴性乳腺癌则是其中恶性程度极高的一种类型,发病年龄早,恶性程度高,易扩散转移,且极易发生化疗抵抗,目前现有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差强人意。戊曲酯,是一种提取自植物缬草的天然化合物,缬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南的多数地区。既往研究发现,戊曲酯除了具有良好的抗癫痫作用外,还可以对肝癌,肺癌,胰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等发挥抑制作用,然而其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我们通过对天然化合物库的筛选,确定戊曲酯可以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发挥抑制作用。为了明确戊曲酯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具体影响,我们采用CCK-8法,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检测技术,Transwell实验等探究了戊曲酯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干性,凋亡以及侵袭转移方面的影响,发现戊曲酯可以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干性以及侵袭转移能力,并可以促进其凋亡。进一步地,为了探究戊曲酯发挥药用的机制,我们采用了 RNA-Seq测序,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通路富集分析。另一方面,对公共数据库(GEO数据库)数据的分析,得到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最终选择同时存在于RNA-Seq测序富集分析结果和公共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的通路——MAPK通路,作为实验验证对象。JNK和P38通路是MAPK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与细胞生长停滞和细胞凋亡相关,并且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所以选择JNK和P38进行检测。通过实验验证发现,经戊曲酯处理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的P-JNK和P-P38表达量增加,JNK和P38通路被激活,因此,可推测激活JNK和P38可能是戊曲酯发挥对三阴性乳腺癌抑制作用的制之一。采用类似的方法,我们对另一种药物——紫堇灵(提取自传统中药苦地丁)也进行了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的研究。综上所述,通过对天然化合物库的筛选,我们发现,戊曲酯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可抑制其细胞的干性与侵袭转移能力,同时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紫堇灵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可抑制其细胞的干性,同时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经初步探究,我们推测激活JNK和P38通路可能是戊曲酯发挥抗三阴性乳腺癌作用的机制之一,而调节氧化磷酸化通路则可能是紫堇灵发挥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的机制之一。本研究为开发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药物奠定了基础,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并有望改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抵抗,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居于众多癌症之首,严重危害着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寻找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早期分期,并且进行及时的干预,这对于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已经可以证明,脂质代谢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及时纠正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预后;而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脂质代谢与肿瘤免疫微环境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动态调节仍然是一个尚未被阐明的问题。本研究使用HALLMARK数据库中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四条通路,对TCGA数据库中980例乳腺癌样本进行评分,通过评分分数的高低进行分组,寻找两个分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一步地,通过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筛选候选的差异表达基因,最终将对预后具有保护作用的MS4A1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对象。经过深入的分析发现,MS4A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和远处转移均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在MS4A1高表达组中,样本的大部分基因均富集于免疫相关的通路;另外,经CIBERSORT算法分析发现,MS4A1的表达与10种免疫细胞的丰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如CD8+T细胞,这提示MS4A1的高表达与免疫活化相关。综上所述,MS4A1的表达不仅可以提示乳腺癌患者的脂质代谢的情况,还可以反映其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状况,并且对患者的生存预后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MS4A1有可能成为预测预后的独立指标,并可以作为提示乳腺癌患者脂质代谢情况与免疫状态的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MS4A1的发现,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早期分类与早期干预,有利于医生采取对患者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也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对临床治疗与临床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