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少数民族
女性形象
美术鉴赏
校本课程
摘要:
随着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我国美术教育正稳步前进,美术课程也越发多元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也已成为新课改进程中的一项重要部分。高中美术课程以艺术鉴赏为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提升审美、开阔视野的重要作用,也需要充分利用民族宝贵资源的独特性和艺术性,探索和挖掘其中有益因素,来适应当前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少数民族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都有其独特的生活特征、习惯风俗,这些民族“财富”使我国文化资源百花齐放。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是少数民族的缩影,背后体现了民族历史发展进程和思想意识的进步,拥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少数民族艺术宝库中以女性形象为主的绘画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展现出女性独特的魅力与民族灿烂文化。对当前美术教育而言,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是了解民族文化的钥匙,是文艺精神的源泉。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重视和关注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绘画艺术,选取对高中生适用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艺术题材进行实践,吸收其养分,对美术鉴赏教学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可行且有效的途径。这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立意依据。本研究主要从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阐述本研究的来源、目的及意义,并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确立文章的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论述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绘画作品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当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分析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与意义。第三部分是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教学资源应用,以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发展历程为切入点,从服饰文化、歌舞才艺、生活劳作三大方面进行分类赏析,尝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构建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连接,借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绘画作品,扩展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深度,生成多样化的感悟、领略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多元审美。第四部分从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目标,到绘画作品的选择再到内容设计,对课程的开发做了详细地阐述。第五部分是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校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从不同学习领域的教学案例对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绘画作品进行实践探索,并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实际教学活动,探索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校本课程进入高中美术课堂的成效,发现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校本课程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地利用少数民族艺术资源,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