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世纪
云南民族电影
少数民族女性形象
身份类型
形象建构
摘要:
本文题目中的“云南民族电影”是指“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及人民生活的故事影片。
进入2000年,面对中国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冲突成为云南民族电影表现的核心问题。少数民族女性因其民族身份与女性身份的复杂交织,受到电影创作者的青睐,她们既背负着民族赋予的使命,又试图在超越民族身份之外寻觅到女性情感的表达,新世纪云南民族电影建构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给我们提供了认知少数民族生活的切口。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女性为主角的16部新世纪云南民族电影,运用文本分析法与对比研究法,结合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相关理论,试图回答时代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建构具有现实意义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问题。针对新世纪云南民族电影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研究,部分研究者忽略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域差异、不同创作者建构形象的方式,缺少跨时间纬度纵观新世纪20多年间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研究。
文章通过明确“云南民族电影”及“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概念,总结出新世纪云南民族电影多元化和边缘化的特征。笔者结合具体的电影文本深入研究,梳理了其中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能够充分了解云南民族电影建构人物形象的策略,创作者通过视听元素与影片叙事塑造了少数民族女性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情感;另一方面分析了时代背景更迭、民族发展需要、女性意识激发对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建构的影响。新世纪云南民族电影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时代价值在于,形象塑造上实现了少数民族女性形象的理想化审美;观念表达上达到了民族、国家与个人身份的统一;性别书写上部分影片呈现出女性意识。
通过研究发现,为了探寻未来如何更好地塑造云南民族电影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创作者应当强调影像建构的真实性,塑造展现民族风情、具有传播价值、呈现民族发展潜力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照女性个体内在情感、完善中国社会性别图谱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