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侗族
女性服饰
文化
少数民族
美学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少数民族作为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深入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实现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黔东南侗族女性服饰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从美学视角审视黔东南侗族女性服饰文化体现了国家治理导向的重要追求。少数民族服饰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习性、人文地理、语言记忆、文化特征等等诸多的美学价值,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侗族是五十六个民族家庭的重要一员。长期聚居在黔东南地区的侗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而侗族女性服饰就是这种文化的杰出代表。侗族女性服饰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是侗族民族审美的重要表现。侗族女性服饰尤其体现了侗族女性勤劳、坚强、卓越、创新的精神理念。女性在侗族社会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侗族女性服饰也有着独特魅力,侗族女性服饰色彩绚丽、配饰良多、工艺精湛、搭配协调,具有十分丰富的美学价值。因而本文主要进行侗族女性服饰文化研究,着力探究侗族女性服饰的构成、功能、演化,挖掘侗族女性服饰文化中的美学内涵。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跟踪研究等方式,着力探究以下若干问题:一是,侗族女性服饰的基本内容、主要类型、样式特征、文化意蕴是什么?从侗族女性服饰的几个方面开展分析研究,依次是日常服装、节日盛装、银饰类型等等,并对这些服饰的基本样式、色彩风格、主要功能、文化特征等做了详细描述。并且指出这些特色服饰上携刻着的是侗族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习惯、历史记忆、民风民俗。二是,侗族女性服饰蕴含着什么样的民族文化、美学价值?深入剖析了侗族女性服饰的实用性、社会性、文化性等功能特性,以及对侗族女性服饰在形式美、风格美、自然美等审美价值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认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侗族女性服饰及其服饰文化发生着深刻的现代演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表现形式的演变,包括材料演变、样式演变、装饰演变、功能演变;二是侗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嬗变,分别是传统制作工艺的失传、服饰实用功能的退化、服饰文化特性的弱化。三是,针对目前侗族女性服饰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首先是构建侗族女性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激励机制:出台激励政策,推动侗族女性服饰文化保护和传承;多渠道、多措施的培养侗族女性服饰传承人;成立侗族服饰文化保护机构,支持民族文化保护项目。其次是嵌入式发展侗族女性服饰文化旅游业,通过政府机构、市场主体以及社会公众三个方面的互动,实现侗族女性服饰文化在旅游行业的嵌入式发展。再次是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开展侗族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侗族服饰文化环境,弘扬侗族服饰文化内涵;建立侗族民族服饰博物馆,构建民族服饰展览展示平台;制定服饰文化保护法规,开展侗族服饰文化遗产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