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
自然
生命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立足我国生态发展的现状以及全球生态危机引发的种种困境,科学回答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内涵丰富,特征鲜明,且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蕴含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观、“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生态系统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惠民观、“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全球观,体现出其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特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解设定为自己的理论前提,蕴含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第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以辩证唯物论为基础,肯定自然界的先在性、规律性及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人可以在尊重自然界优先地位、顺应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以唯物辩证法为依据,将矛盾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渗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中,用于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等哲学思维方式。第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一方面,将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范畴,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论断,蕴含着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以及马克思关于科技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思想;另一方面,主张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调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作用,秉持生态文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彰显了“人民主体性”思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遵循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把如何处理当今日趋尖锐且高度紧张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这一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拓展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思维方法;就实践意义而言,这一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现实指导,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